但截止目前為止,成果並不突出。
“燒了燒了,剛剛做完進料,很快就會出第一批硼氮化硼薄片。”
陳念微微點頭,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
接下來的實驗過程基本都是標準化的——或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跟鍊金也沒有太大區別。
根據已有的理論去嘗試給材料中新增各種“雜質”,或者用熱等靜壓裝置去做一些壓制、燒結,嘗試改變材料本身的晶體結構,達成更穩定的效果。
至於能不能成?
看命。
要不然怎麼說材料學就是一門抽卡的學科呢?
現在對抗輻照特性的研究還算比較多了,小組至少還可以確定一個“透過原子擴散來實現晶體自修復”的大方向,如果是放在其他比較新的方向,那就真的是摸黑往前走,連前面有沒有路都不知道。
半天的時間下來,小組的成果仍舊不盡人意。
不過,倒也沒有人對此表示失望。
事實上,大家早就已經習慣了——你也不能期待只買一張彩票就中個頂級大獎,都是要堅持不懈地買下去,才有可能出成果的。
晚上八點,這一天的工作宣告結束,有幾個研究員還要留下來處理剩餘的收尾工作,郭琦叮囑他們注意安排好休息時間、注意收拾好裝置和原料之後,才緊隨陳念走出了實驗室大樓。
此時的他臉上完全沒有任何“頹喪”的神情,反而是自信滿滿地對著陳念問道:
“咱們現在這個實驗,大概還需要做多久?”
陳念愣了一愣,下意識地問道:
“啥叫還需要做多久?”
“就是大概多久能出成果唄——反正我知道你肯定心裡有數。”
聽到這話,陳念不由得有些好笑。
郭琦的想法確實跟其他人不同,在別人眼裡,這個小組的實力確實很強,但伱說一定能折騰出第一壁材料,那也不一定。
畢竟材料學的事情隨機性太強,有時候也不是單純靠技術實力就能解決的問題。
可郭琦呢?
他大概覺得,陳念現在做的事情只不過是前期的驗證而已。
等心裡的想法驗證得差不多了,順其自然地就會拿出最終的成果了。
——
不得不說,他猜得雖然不一定對,但也不算錯。
陳念不打算對他隱瞞太多,於是思索片刻後,回答道:
“具體的時間確實沒辦法確定。”
“不過,我們也是對著EAST專案的進度來的,在超導線圈搭建完畢之前,肯定是要做出成果的。”
“三個月吧,目標暫時先這麼設——不過你可別在組裡說,這玩意已經涉及保密資訊了。”
雖然同屬一組成員,但郭琦的地位與之前的潘慶偉等人是完全不同的,陳念還在西工大的時候他就跟陳念有過密切接觸,也參與過星火最早期的專案,所以在保密層級上要高上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