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寧坐倒在椅子上,仰起頭看向天花板。
他從未與別人訴說過自己的壓力,尤其是在自己的對手面前,還必須要時刻保持著那種充滿自信到狂妄、目中無人、威懾力十足的姿態。
他必須讓他們以為,NIF的進展一切順利,理論驗證沒有任何問題,讓他們也許某一天他們從床上醒來,就能看到NIF釋出的點火成功的訊息。
只有這樣,NIF才能保持對其他國家、其他專案的壓迫力,國會才有可能投入更多的經費,去維持住那一簇即將消散的火苗。
亨寧的眉頭緊緊皺起,出神了良久之後,他才終於坐起身來。
一旁的助理連忙給他遞上了早就準備好的咖啡,隨後開口說道:
“三溫度測算結果出來了.距離我們的目標還相差甚遠。”
“問題還是那些,鐳射發生器的同步效能太差,完全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我想,這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必須對鐳射器進行升級,同時還要更換控制系統,設計更智慧的程式。”
“盲目的實驗確實沒有意義,與其這樣大量消耗經費,我們還不如把資源節約下來,投入到解決真正的問題上。”
聽到助理的話,亨寧緩緩點了點頭。
他比誰都更清楚鐳射器必須進行升級,但問題是,在這一條路徑上,他所遇到的困難遠遠比其他人想象中的更大。
這不是投入資源就能解決的問題,事實上,他更需要的是技術援助。
可在這個國家,又有誰能給他提供援助呢?
他自己本身,就已經站在這個領域的頂點了。
思索良久,亨寧開口問道: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不到18個月。”
“因為託卡馬克裝置的進展,國會已經決定提高對NIF專案的要求。”
“如果不能在18個月之內完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有效’的點火,這個專案將在2012年底之前關閉,所有相關人員都會被遣散,轉移到其他專案中去。”
“18個月?為什麼?”
亨寧大惑不解的問道。
他知道這個專案正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之中,但18個月相對與這樣體量的專案來說,是不是有些太短了?
至少要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去試錯吧?
這一點點時間,恐怕是連最基本的完整實驗流程都做不完的
聽到他的問題,助理嘆了口氣,隨後回答道:
“根據我們掌握的資訊,華夏方面的EAST專案將有可能在18個月內完成初步建設,並輸出第一批成果。”
“也就是說,我們的日程,是被迫對照著他們的日程來的.”
“開什麼玩笑!?”
亨寧立刻打斷了助理的話,隨後斬釘截鐵地說道:
“這個專案才剛剛起步,光是基礎設施建設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我們都知道,他們這次的裝置並不是基於原有的HT7去改造,而是從頭到尾全部重新搭建。”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做的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