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乾的事情幹完了,接下來就要一門心思求發展了。”
辦公室裡,陳念滿意地看著剛剛才從前方發回來的報告,臉上掛著如釋重負的笑容。
是的,事件算不上徹底解決,但至少,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都不可能跳的起來了。
也就是說,截止到現在,外部環境問題基本都得到了解決。
整個世界也將慢慢從對抗,走向合作。
對面的陳果微微點頭,回答道:
“是的,未來的三年,在核聚變技術正式誕生之前,都是關鍵的戰略視窗期。”
“在這三年時間裡,我們必須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技術基礎和經濟基礎打牢,從而去帶動軍力、國力發展。”
“接著,我們需要花費10年左右的時間,去擴大我們的影響力,建立起我們的全球地基.”
“我懂。”
陳念抬手打斷了陳果的話。
陳果哈哈一笑,他顯然也能體會到陳唸的意思,於是便跳過了這個話題,轉而問道:
“你這次去合肥那邊,後續專案計劃都梳理清楚了嗎?除了之前報告的人才不足的問題,其他資源、技術上有什麼難點?”
聽到這話,陳唸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有什麼難點?
應該說,整個專案全部都是難點。
在確定要使用金屬氫作為線圈材料之後,整個EAST裝置要進行的改造達到了驚人的規模。
原本的HT7裝置可用性降到了極限,基本可以說就是從0開始了。
——
不對,應該是從負數開始。
因為第一步不是建設,而是拆除。
但好在,EAST專案組對這件事情可以說是輕車熟路,畢竟一路從T7走到現在,這臺託卡馬克裝置也已經被他們拆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除此之外,哪怕不談技術本身,其他附屬設施和裝置的搭建也沒那麼容易。
從陳念收到的報告來看,中核五公司已經開始對專案場地開始考察,預期要清退一大批原本位於科學島上的企業、搬遷掉幾乎所有當地居民,進行超大規模的土建工作。
這個過程的難度不屬於技術範疇,可你要說它不難?
光拆遷這一件事情,都鬧出多少問題了。
所以,陳唸對專案還是保持著相對平淡的期望。
畢竟,當一個專案的規模足夠大時,你就不能以純技術的眼光去看待它了。
想到這裡,他開口說道:
“整個專案的難點是很多的,但是主要都集中在專案運作、技術落地的方面。”
“對我自己來說,純技術領域,基本沒有障礙,甚至還有餘力。”
他說這話也不是吹牛,雖然商業化核聚變裝置所需要的源點數量達到了驚人的3400點,但這3400點不是一次花出去的。
專案週期總共是3年,前期技術準備工作將會持續一年半到兩年左右,按照他現在月均150點的源點積累速度,再加上手裡的1200點源點,完全可以滿足專案需要。
“明白。”
陳果點點頭,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