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公知不行啊就這點攻擊力?”
按照陳唸的想法,美國搞出個這麼大膽的標誌性專案,公知們至少也要誇一夸人家的經濟韌性、誇一誇美利堅民族百折不撓的精神、然後再攻擊攻擊國內的市場經濟環境、人文環境之類的吧。
結果就這?
聽到他的話,李想有些好奇地問道:
“那你覺得應該有什麼內容?”
陳念略一思考,回答道:
“要是讓我來寫,我高低得寫一個諸如‘厚積薄發,美國再次打臉全世界’之類的標題。”
“你看啊,之前大家都覺得金融危機之後他們肯定不行了,結果人家不但撐過來了,反手還就甩出一個大專案。”
“這什麼爽文劇情啊?民眾最喜歡看的就是這種東西了。”
“.你還挺了解的,真有這樣的。”
李想刪掉了“規範化”的關鍵詞,然後輸入了“打臉”的關鍵詞,不多時,又是一大批的帖子刷了出來。
“丟人!妄自尊大鼓吹金融滅國論,美利堅現場打臉。”
“打臉了吧?之前說美國這次必亡的樓主去哪了?亡的是你吧?”
“真打臉!一次金融危機,將華夏的小人心態展露無疑!”
“打臉!不圖自強,只盼人弱,結果不言自明!”
一輪看下來,陳念終於算是認可了這些公知搞事的能力。
“還真行啊.除了這些還有別的嗎?”
“多了去了。”
李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不過,去看這些玩意兒沒什麼意義。”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其中帶有明顯惡意傾向的識別出來,然後該幹嘛幹嘛就好了。”
“至於那些真蠢的就由他們去了。”
“明白了,法律管不了真sc唄?”
“.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聽到這個回答,陳念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
“看來知識普及的道路還很漫長啊.”
“不對,不應該說是知識普及的道路,應該是認知教育的道路還很漫長。”
“現在,我們的民眾是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誰的聲音大就信誰的,這很不好從長遠來看,哪怕我們某一天能在‘話語權’這個問題上佔據統治地位,也無法真正培養出那種經得住考驗的‘民族自信心’。”
“是這樣的,一點都沒說錯。”
李想再次點頭贊同。
“陳念,我發現這個世界還真是奇怪,你明明是搞技術的,但是對這一套東西的瞭解也不少。”
“我憑良心說,不比我弱到哪裡去——而我應該算是這方面的天才了。”
“你真是怪物啊.”
陳念沒有去管李想的感慨,就在剛才的對話裡,他突然有了靈感。
之前,自己已經向陳果提出過“知識教育改革”有關的建議,而這個建議的核心,就是向社會層面廣泛地普及基本的前沿知識。
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卻不是那麼容易。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引發民眾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