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在這一點上罕見地實現了共進退。
要怎麼去打破這樣的同盟,就極為考驗談判者的功力了。
思索了片刻,張曙光開口問道:
“龐巴迪那邊談得怎麼樣了?”
“他們的口徑有些鬆動,但目前為止,還是想要再搏一搏。”
“我覺得他們是一個突破口,在之後,我們可以用他們作為籌碼,倒逼其他公司妥協。”
“可以。”
張曙光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如果我們要以龐巴迪作為籌碼,那也就是說,後續我們在技術上仍然有不能一步到位的風險,畢竟,相比阿爾斯通、西門子和川崎重工的技術,龐巴迪的技術還是要薄弱很多。”
“在這一點上,我們有做過評估嗎?代價大概是怎樣的?”
劉卓成翻動著手裡的文件,片刻之後,回答道:
“大概要慢五年。”
“五年!”
眾人極為默契地嘆了一口氣。
對於這個結果,其實他們早就是有所預期的。
誰也不希望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但沒辦法,技不如人,就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這時候國內鐵路技術是什麼情況?
雖然在去年的時候,國內就建成了第一條200公里時速以上的鐵路,即沈秦客專,但這玩意兒已經比日本的高鐵晚了整整39年,總里程只有400公里,技術也極不成熟。
大部分的鐵路線路,還是用著慢悠悠的25T型列車,也就是所謂的T字頭綠皮車。
不僅速度慢,舒適性差,連里程都只有區區7萬多公里。
這種情況下談技術?那純粹就是痴人說夢。
也難怪對方死活不鬆口,在他們看來,拿住了技術,就是拿住了華夏鐵路的死穴。
看著眾人略有些消極的神情,張曙光灑然一笑,開口說道:
“不用那麼愁,事情走不到這一步的。”
“你們要看清楚問題的本質。”
“本質是什麼?是市場,是錢!”
“誰拿到這單子,誰就有錢。只要有錢,搞研發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龐巴迪不行?只要錢夠多,砸都能砸出一個西門子來。”
“所以,我們不想選龐巴迪,他們更不想讓我們選。”
“誰會願意憑白多出一個競爭對手啊?”
“放寬心吧.更何況,我們手裡又不是隻有這一張牌。”
“再拖一段時間,就會有轉機了。”
“不管怎麼樣,先談一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