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臂弩便是宋軍大規模裝備的制式武器,幾乎每個步兵都有一把。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三百四十多步,威力強大,矢可入榆木半杆。威力足夠,製作也簡單。另外,大唐的精良弩箭也不比這個弱,這個神臂弩長處在於可以大規模裝備,所以徐清也不怕渤海國將來以此威脅到大唐。
想清楚利害關係,徐清便手繪圖紙,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斷紅塵和徐琪。單單靠這個弩是不夠的,弩的裝填比較慢,對上機動性大騎兵,就需要以持續制快速。為了能夠有持續殺傷力,徐清還做出了一個五排線陣。
由於弩比弓射得遠,所以使用弩的時候需要更大的力量進行裝填。每次填裝弩箭是,需要腳踏彎腰,利用槓桿填充弩矢。
基於此,徐清弄了個三排線陣。第一排射箭之後,彎腰填充,然後第二排繼續射箭,射完之後,蠻腰填充,第三排射箭。在第三排射完之後,第一排剛好填充完畢,又可以再一次射箭了。如果提前填充完畢,那就直接蹲在地上進行放箭。
如此,一個配合弩箭對付騎兵的陣法就成了。其實這個三排線陣是有一個好聽點的名字的,可惜徐清記不起來了。
府兵的裝備是弓箭,橫刀加鐵線槍,高句麗模仿府兵進行裝備,所以上一次徐清剿滅他們還留下二千強弓,加上斷紅塵守城的時候製作的,差不多有五千把弓了。挑出勁兒足,好用的,就可以改裝出弩的“弓”部分。
在加上徐清護衛手裡有*,那“臂”和“機”的圖樣也容易畫了。先前城牆大修,留下許多好木材,雖然不是嚴格的幹木,但用來應付這一場戰鬥是夠了。
斷紅塵看了徐清的計劃,大呼可行,迅速做出決定要執行徐清的這一套計劃。先曉喻全城百姓,說奚族人一旦進來就會燒殺搶掠,激發起城內百姓的守土欲.望。隨後,斷紅塵組織百姓製作弩的“臂”和“機”部分,軍隊裡則進行弓得改造。
弓的威力之所以不如弩,那是因為弓是算手動,從拉開到射出,全靠一個人的“臂力”。越好的弓,需要的臂力也就越大,除了少數名將如飛將軍李廣,普通人連拉都拉不開。普通人的臂力只有那麼大,所以弓的威力也就被限制了。
而弩則不同,使用弩可以接住臂力之外的力量,如前面說過的“腳踏”,所以就可以使用強度更高的弓弦弓身,從而威力更大。徐清要做的,就是將手裡已經有的弓,加硬弓身,加強弓弦,已達到弩的要求。怎麼就算達到弩的要求了呢?倆人拉不開就是了……
由於城外已經被圍,情態較為緊急,大家趕製的各種部件也不太精緻。徐清拿出來一把組裝好的成品弩試了試,有效的射擊,最遠能射出三百一十多步,比神臂弩稍微差一些,但比以前的弓要強許多了。反正是解燃眉之急,那就當一次“差不多先生”吧。
一月口糧在庫,三千敵兵在外,時間緊急,情況危急,在這種氛圍之下,求生守土的意志被激發得淋漓盡致,一天就趕製出三百張可用的弩。
一邊趕製弩,一邊訓練三排線陣,第十八天,三千強弩手整裝待發。
不知為何,城外的奚族人非常給面子,從圍城到現在,只不過是來叫罵了幾次,連箭也沒放一支。當然,除了罵幾句話,他們也的確不能做其他事情了。龍泉城雖破舊,但也不是騎個馬就能飛過去的。
在徐清的三線陣型上,斷紅塵又稍加改良。乃是,一千槍手擺在陣前,三千強弩手在中,一千橫刀手在陣後,橫刀手手裡還有一把弓箭,可以在騎兵靠近些的時候,和弩手一起合力。給予更加密集的箭雨打擊。除此之外,還在陣兩邊各放三百騎兵。
一日奚族人再來叫罵之時,斷紅塵只令徐清帶一千人守城,點齊剩餘的五千六兵馬,轟然出城。不等奚族人驚歎,斷紅塵這邊已經將陣型擺好。
戰鼓聲寂,沙場上只有風吹過。
——————
我似乎又參加了爆更周活動,不打算得紅包,只想趁機混個臉熟。
這幾天訂閱慘淡啊,沒啥推薦,月末還要自己弄訂閱,不然全勤減半,悲傷辣麼大。
過幾天我要上渠道了,可能會在咪咕那種地方見到我的書哈哈,求評論,求kb訂閱,大家多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