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聖?!”魏冼、崔山南互看一眼,都覺天大的餡餅砸在了頭上。
面聖啊,那可是看皇上啊!都不用看見皇帝,只要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皇帝面前,那都是莫大的榮譽,更是莫大的機遇。
要是皇帝高興,說不定就給個什麼實職,賞個什麼爵位哩!當然這些是不太可能的,但讓皇帝看見一下自己,那走在大江南北,也是極盡可以大吹牛皮的了!
況且,這是送《弟子規》啊!
《弟子規》是什麼文章?那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文章,上課高懸於廟堂,中可常駐於士子心中,下可流傳於百姓道途。此等文章送到御前,還能不是功勞?
鐵定的一筆大功擺在面前,就是因為徐清的一句話……
“學生叩謝刺史大恩!”
魏冼,崔山南行五體投地大禮!
魏冼走了,徐清好是忙了三四天,把各縣州學的問題給解決了。
三月中旬,開學招生。
由於去年收入還算不錯的原因,各家農戶都擠著挨著把自家子弟往學校送,最後,徐清一咬牙,一拍板,讓每個州學招了七十學生!而且年級大一點的,先上。
兩個老師,各自管三十五個,已經算是極限了。這可不是管羊群,一根棍子能管上上百隻,這可是要教東西的。
二十八所州學,加起來有近兩千個學生,徐清一下子感覺到頭疼了。光教材就要四千本,按照德興書坊的速度,要足足印製三天。
只是一算銀子,一本書十文錢,就是四萬文錢。就算銀銅一比一千五,不過是二十六七兩的樣子。
刺史府裡,徐清躺在搖椅上,曬著暖洋洋的春.光,慵懶至極。不一會兒,一名丫鬟跑過來和徐清說什麼事。
事實上,由於荀雪兒要帶孩子,管不了事,黃詩梅還沒進來,名不正言不順,徐清憊懶,不想管事,現在徐清家裡的大小事務都交給了小月打理。還在洛南的時候,小月就已經顯露出管理的才能,算得上徐清的小丞相了。現在更是不得了,家裡不時多出一些徐清都不認得的丫鬟啊,老媽子啥的在勤懇做事,餘家也愈來愈有“大家風範”了。
只聽拿小丫鬟道:
“徐……徐老爺,外,外面,秦縣令……秦縣令求見……”
徐清看那小丫鬟,不過十三四歲罷了,此時面對這徐清這等“大佬”,緊張得不行。徐清一時起了玩心,便對她道:
“你說什麼?沒聽清……”
小丫鬟此時更是憋紅了雙頰,一字一頓的回道:
“徐 老 爺,外 面 秦 縣 令求 見。”
小丫鬟說完,長吁一口氣,低著頭,希望徐清就此放過她。可徐清這等“惡霸地主”,哪裡能放過這麼一個大好的調.戲丫鬟的機會?
“哎呀,你這丫鬟,聲兒忒小了,再說一遍!”徐清佯裝生氣。
那丫鬟低著頭,差點就要吧嗒吧嗒掉眼淚了,可她忍住了,語氣堅定而流暢的道:
“徐老爺,外面秦縣令求見!”
“這才對了,記住了,說話就要這般模樣,自個兒去小月姐姐哪裡領賞吧?”徐清站起來,笑著對小丫鬟說道,說完,起步往外走去。秦縣令,便是滄縣縣令秦時了,他來這裡,必然有要事相商。
見到了秦時,徐清道:“時啊,有什麼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