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荀小二的迴歸
徐清只顧得裝高深,丟三落四,好在魏冼不是這種人。魏冼連夜將徐清選中的《弟子規》正解全部抄錄於一本書上,還加上了徐清有一搭沒一搭的提示。
抄錄之後,魏冼將回答徐清問題最多的幾個人給叫出來,第二天一大早,便帶著上刺史府。一邊將《弟子規》送上,一邊聽徐公“訓示”。
徐清閱畢呈上來的加強版《弟子規》,點點頭道:“不錯不錯……”
又一想,覺得“不錯”誇他們還不夠,便笑著道:“甚好甚好!”
“多謝徐公斧正……”魏冼帶著一名襴衫書生對徐清長揖不止。
徐清抬手道:“勿須多禮……”
又道:“魏冼,你身旁那人是誰?”
“徐公,此人名崔山南,那日回答最為積極的人。”
“崔山南……”徐清眼中精.光一閃,微微唸叨一句。徐清這是想起了二十四孝圖中的一個人物,正好也叫崔山南,唐朝人。
崔山南以為徐清喊他,上前一步,拱手再拜道:“學生在……”
徐清看著恭恭敬敬地崔山南問道:“崔山南,這本《弟子規》,你可能全部解得?”
崔山南自信滿滿道:“回徐公的話,學生不僅已經全部解得,還能倒背如流……”
徐清冷哼一句,心道莫非你有張松一般的才能?
當初曹操寫了一本書,極為不得了的在張松面前炫耀,張松
拿過來一看,說這本書是抄的。曹操不信,張松便道,這本書以前我就讀過,還能背呢,說完便背了一段。曹操嚇了一跳,忙說“古人與我神合”。這便是張松過目不忘的故事。
徐清想的是,我當初被弟子規,可背了一個學期,你一天就背下來了?我不信。
“年輕人,還是需要謙虛一些的,你說能倒背如流,那你倒背一個試試?”徐清問道。
“山南,不可浪.蕩,快向徐公認錯……”魏冼也是如此勸到。
魏冼不管,眼睛一閉,做思考狀,不一會兒便沉吟道:“致訓可,賢與聖,棄自勿,暴自勿;志心壞,明聰蔽,視勿屏,書聖非……訓聖人,規子弟…… ”
徐清見他真的敢背,不由一愣,翻來手裡的書本,對著原文一字一句對照著看,結果大驚,竟然一字不錯。
“好,還真有張松之才!”徐清讚歎不已:“本官收回之前說的話……”
“山南,還不謝謝徐公?”魏冼拉拉崔山南的衣,崔山南立即道:“都是徐公的三字韻文好讀好記……”
“呵呵呵……”徐清又對崔山南道:“不知山南你姓崔,和清河崔氏有什麼關係?”
“祖輩一家,五服之外一個姓罷了。”
徐清敲著桌面,突然一聲喝到:“魏冼,崔山南二人聽令!”
“啊,”魏冼、崔山南見徐清突然這般,一時不知所措,再過幾息時間,紛紛下拜道:“學生聽令……”
“今日拔擢你二人為州主簿,祭酒,將這《弟子規》全文送去長安,面聖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