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你聽清楚了?”李靖再一次看向徐清。
“這……”徐清懵逼了,不是說一萬斤嗎,怎麼只剩下五千斤了?難怪劉墨那小子不願意讓我來押送……
李靖見此,心裡一沉,可徐清畢竟在朝中有些影響力,他也有些投鼠忌器。治軍嚴肅,不代表就不懂人情世故。李靖溫聲道:“怎麼?不足還是太次?”
徐清搖搖頭:“都不是……下官,下官帶來了一萬斤鹽,都是白鹽!”
在場之人聽了,無不大睜其眼,這可不得了,保質保量的要求砍了那麼多腦袋,你卻超量高質完成,不怕風大折了舌頭。是撒謊掩蓋,還是卻有其實,李靖更是驚道:“你,你可知軍中無戲言?”
“斷無戲言!”
十息時間,徐清領著李靖一帳人匆匆趕往車隊停下的地方。這些物資沒有李靖的驗收,誰也不能私自送進去。
“來,開啟一袋看看……”李靖隔三丈遠,就朝送鹽的民夫喊到。那些民夫看看徐清,徐清點點頭,他們才去拉了一包出來。用小刀一劃,嘩啦啦的白鹽順勢流到了地上,看得人眼睛都直了。
李靖卻一皺眉頭髮了怒,急道:“敗家玩意兒,就不知道拿手接著啊!”
“白鹽啊,不是黃鹽啊,這可是大戶人家都要精打細算吃的白鹽啊!”李靖激動不已,用手指蘸一蘸,直接送到嘴裡,品了一品,道:“好鹽!”
眾人也跟上去嚐了嚐,各自稱讚了一番。李靖拍拍手,將地上的鹽拈起來,這才站起來,對徐清說道:“你小子做了件大好事啊!”
“好好好,以後我們的物資都讓徐刺史運吧?哈哈哈……”
“過譽了,不過是些許鹽罷了……”徐清連忙搖頭。
“只不過是鹽?你還真是說得輕易……”李靖眼中放出一陣光芒:“有了這等好鹽,可以讓將士們吃好些還只是小事……”李靖話說一半,卻止住了聲。
又是話說一半,劉贊剛才就話說一半,李靖又是,怎麼這群武將一個個的都學了文人那一套彎彎繞?
“咦?你這群民夫哪裡找來的,不簡單啊。”李靖突然掃了一眼那些原本毫不起眼的民夫,憑他的虎眼,只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些民夫眼神的不一樣。
他們看著軍營,完全沒有絲毫畏懼感,反而像……什麼呢?李靖找不出那種味道,徐清卻知道,那就像回母校看看的老生。一看那種眼神,就知道不一樣。要知道,別的百姓看見了軍營,可是恨不得繞路走呢!
“他們都是退下來的傷兵,老兵……”
“你就這麼白養著他們?”李靖眼神中一絲憐憫閃過,馬上又不見。
“我找了塊荒地劃給他們,他們也能做做簡單的農活兒,總算不會餓肚子,秋收之後,無事可做,帶他們來送這一趟……”徐清淡淡地道。
“不錯,你小子有情有義,徐老弟沒說錯……”李靖面露一絲喜色,是那種看自己人的喜色。眾人也都是稱讚徐清人不錯。
“徐世績大哥?”徐清問到。
“哼,不說這個了……”李靖道:“你小子來,恐怕不是為了送這些鹽吧?”
“哈哈哈,小弟還想在這看看塞外風光呢!”徐清撓撓頭,不動聲色攀上了交情。
得了李靖的允許,徐清便放護送的一千餘人和那些民夫回去了,只留下了三十騎兵,放開手在幽州玩了。
李靖得知徐清帶了女人來之後,好好奚落了一下徐清,笑罵他因私廢公。不過最後,還特意給徐清劃了一塊靜謐的地方過小日子。
有人比較了唐宋二朝的戰爭勝率,發現宋朝的勝率遠遠高於唐朝,由此得出來唐不如宋的結論。本來,歷史是進步的,拿兩個朝代相比,好比拿三歲小兒與青年壯年比一般。從軍事上來講,終唐一代,沒有修建過抵禦外族的長城。為什麼不用修?因為沒必要……如此,就可見唐朝軍事之強了。
現在李靖駐守在此,一半是依著以前留下來的城牆,一半靠自己紮營守衛。房間有限,徐清這等閒雜人等只能搭帳篷。好在帳篷本是軍用物資,揀一揀,還有一些不錯的。
徐清黃詩梅在李靖劃的那塊地方簡單住了下來,中間扎的是徐清黃詩梅的大帳,旁邊扎著的是那三十騎兵的。
每日伙食,一人米一斤,鹹菜二兩,都有軍中的人送過來。吃這些,徐清肯定是吃不慣的不過主要目的是旅遊的徐清,怎麼會虧待自己呢?帶來的一車風乾肉,燻魚,應有盡有,每天大開野餐。
一晃三日過去了,周圍的景象也看了個盡,徐清又有了無聊感。想起了那一萬斤鹽,本只要一半的,李靖也就還留給了徐清一千斤。這一千斤鹽,就在徐清手裡只能再運回去,與其運回去……
對了,不如出塞去看看?
徐清心裡忽然一道靈光閃過:呀,李靖能還我一千斤鹽,莫非就是計劃好了我回去塞外開浪?不愧於大*神的稱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