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李秘無意看到了那枚指環,也辨不出方三兒的身份,誰能想到當年傾人城國的妖姬方三兒,竟會變成這等樣的一個老宮女?
想來方三兒也是沒想到,竟然有人能夠透過一枚指環,便猜出她的真實身份來。
她幽於這鬼宅已經許多年,漫說王府之中無人敢來,便是外人來了,也不敢與這些活死人接觸,再者說了,這裡是王府的禁地,又有誰人會來?
然而今次確實來了人,而且這人竟然還準確說出她的身份來,方三兒也是慌了,那沉寂的記憶如火山噴發一般洶湧而出,曾經的屍山火海,曾經的人頭遍地,又如此真切,勾起她早已麻木的人生悲痛!
方三兒雖然驚恐萬狀,但李秘卻非常的冷靜,他知道自己的推測是一點都沒錯的,此女便是當年的方三兒!
楚恭王薨逝之後,便是朱顯槐和稍後的朱顯梡在代理宗事,也就是說,將方三兒藏於此處的,不是朱顯槐就是朱顯梡。
此二人都是知道楚定王朱華奎身世的關鍵人物,不過在態度上卻也有些截然不同,朱顯槐曾經利用這些秘密來威脅朱華奎,把持王權和宗事,甚至將楚王府的財富都搜刮了一遍。
而朱顯梡則是朱華奎聯盟的物件,透過聯合朱顯梡,才將朱顯槐給鬥了下去,雖然朱顯梡最後還是交出了宗理權,朱華奎也難免有些過河拆橋的嫌疑,但無論如何,他們是知情人,這方三兒會不會也是知情人之一?
畢竟當年的方三兒可是個紅顏禍水級別的美人,李秘可不相信朱顯槐和朱顯梡只是良心發現,才將方三兒保護起來。
躲藏在此處的方三兒根本就無人知曉,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她與宋么兒一般,早已經死去,也有人認為她已經遠走他鄉,誰又能想到她仍舊留在王府裡,這樣的人,可不正是保守秘密的最好人選麼!
若朱顯槐和朱顯梡將朱華奎的身世秘密告之子孫後輩,必定會讓朱華奎套取或者拷問出來,哪裡比得放在方三兒身上安全!
朱華奎是個報復心極強的人,莫看他對武舉士子非常親和寬容,事實上他卻是個睚眥必報的人,他貪戀王權和財勢,而身世的秘密一直是他的心頭刺,這位楚定王又豈能不去拔除!
念及此處,李秘便朝眾人道:“你們都出去,該幹嘛幹嘛去,別在此處聒噪,別給我洩露半句!”
之所以讓他們離開,一來是為了安撫方三兒的情緒,二來李秘也不希望引發騷亂轟動,免得讓人發現了方三兒的身份!
李秘從來不會仗勢欺人,對待身邊的人更是溫和體貼,今番開口卻異常嚴厲,眾人也知曉輕重。
畢竟牽涉到當年的舊案,若暴露了方三兒的身份,只怕又要引來不必要的麻煩,他們也體諒李秘這份謹小慎微。
待得眾人出去之後,李秘便朝方三兒道:“別怕,我又不是王府的人,王府的事情與我無干,你也老了,要相貌沒相貌,要錢也沒有,我能圖你甚麼?”
李秘如此一說,表明了自己的姿態,又道出了方三兒身上無利可圖的客觀本質,方三兒果真安靜了下來。
其實李秘早就想過,這些人都被絞了舌頭,想來這種懲罰也是為了讓他們保守秘密。
但無法開口難道就不能寫麼?
無論朱顯槐還是朱顯梡,可都是精明狡猾的老狐狸,又豈會想不到這一點?
所以李秘覺著,這些人應該是不識字的!
大明朝的宦官是可以讀書的,京師皇宮大內甚至還設定了內書堂,請了先生來專門教導那些宦官讀書識字,甚至還教他們一些官場的規矩,提升他們的政務能力。
楚王府家大業大,裡頭的宦官應該也是識字的,畢竟需要這些宦官來操持一些事務,至於宮女,大部分應該是不識字的。
朱顯槐既然如此有信心將這些人的性命都留下來,說明識字的或許早就被他剔除出去,餘下這些都應該是不識字的了。
但方三兒能夠得到老王爺朱顯榕的寵愛,可不是庸俗不堪的睜眼瞎,她必定是識字的!
所以李秘便朝她說道:“我知道你開不得口,但有個問題我必須問你,只要你好好回答,我馬上離開,就當從未來過,你可明白?”
方三兒聽得此言,也抬起頭來看李秘,雖然她已經人老色衰,臉上也帶著淺淺的刀疤,但那雙眼睛卻如同會說話一般,楚楚可憐,彷彿身體衰老了,但靈魂卻仍舊妖嬈嫵媚!
她顯然是聽懂了李秘的話,當即點了點頭,李秘便朝她問道:“是朱顯槐救了你?”
聽得朱顯槐三個字,方三兒又有些激動起來,眼眶之中蓄滿了淚水,猛然搖了搖頭,李秘也看得出來,她的眼中是悲憤,而不是感恩。
“是朱顯梡?”李秘接著問道,方三兒此時才點了點頭。
李秘頓時也就明白了,既然朱顯槐不是救她之人,那麼就很容易推測出來。
朱顯槐是別有用心,將方三兒藏在此處,當時的朱顯槐把持整個王府的權柄,只怕也是用心不純,不過後來朱顯槐被鬥倒了,倒是朱顯梡幫了方三兒一把。
李秘也能夠從方三兒的神態之中,感受得到她的屈辱,只怕朱顯槐將她幽禁於此,也沒少羞辱她,畢竟當時的方三兒容顏未改,仍舊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