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秘這些天也是將這些細節都記錄了下來,此時正在營房裡分析這些東西,外頭卻來了人。
景轍玄蘇穿著黑色的僧袍,也沒拿禪杖,只是雙手籠與袈裟裡頭,徑直走了進來。
“李秘閣下,這幾日可還住得舒服?”
李秘見得這大和尚雖然年紀不小了,但衣衫單薄,又言笑晏晏的,倒也伸手不打笑臉人,微微一笑道:“多謝和尚關心,一切都還好,倒是你們的人過得有些苦啊……”
李秘也不消試探,只是這麼一說,景轍玄蘇倒也警惕起來,呵呵一笑道:“征戰天下又豈有舒服的道理,躺棺材裡倒是舒服,也不見幾人肯躺進去。”
“大和尚倒是看得開……”李秘也就不再糾結這個話題,反倒朝景轍玄蘇問道:“不知和尚今日過來所為何事?”
景轍玄蘇臉色有些訕訕,不過終究還是從袖裡取出了一個紫色布包來,朝李秘道。
“老僧這裡有樣東西想讓李秘閣下幫忙看一看。”
“哦?”李秘倒是覺著新鮮,因為景轍玄蘇乃是小西行長的首席謀士,莫看慈眉善目的,其實腹黑得很,打從他進門,李秘便一直警惕,不過此時看來,這老和尚該不是來試探的了。
景轍玄蘇也不多話,開啟了那布包,裡頭卻是一本經書。
李秘也是苦笑自嘲道:“這經書我可不懂……”
景轍玄蘇卻搖了搖頭,朝李秘道:“閣下看過再說。”
李秘也是好奇,將經書接了過去,翻開一看,不由心頭大驚!
“羲之頓首喪亂……”
原來經書裡竟然藏著一幅字,而這幅字只需看個開頭,便知道這是甚麼東西了!
“這可是王羲之的《喪亂帖》啊!”
李秘雖然對書法不算精通,但喪亂帖這種東西還是知道的!
王羲之的作品傳世本就不多,而喪亂帖據說是唐時和尚鑑真東渡之時,帶到了日本,後世也一直收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之中!
鑑真東渡之後,受到了最高禮遇,天皇給他建了唐提招寺,讓他統領日本國的僧侶,封他為“封燈大法師”,鑑真和尚非但佛法高明,醫術同樣高超。
他非但帶去了佛法,還帶去了中藥的辨別和炮製以及各種方劑等等,後世說起日本古代的醫術,鑑真便是成就最高的人之一。
當然了,李秘瞭解的也都是皮毛,再細節一些的他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國寶外流,尤其是流落到日本國中,李秘是如何都不願看到的!
這景轍玄蘇此時過來,還帶著《喪亂帖》,如何看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不過這東西實在太過誘人,由不得李秘不上心!
若是不知道,沒見著,這也罷了,這大和尚既然把這東西都拿出來了,李秘又豈能放走!
李秘心頭也是激動,不過面上卻仍舊訕訕笑道:“沒想到日本國內也有書法如此了得的高人,倒是開了眼界了……”
李秘這麼一手,景轍玄蘇也有些難以置信:“閣下果真不認得?”
“我該認得嗎?”李秘故作迷惑,而後又紅著臉道:“也不瞞大和尚,本官考的是武舉,同學都參加殿試,考了武進士,只有我連殿試都沒能參加,這武舉都是舞槍弄棒的,找我打架還成,筆墨實在是外行……”
李秘是誰?
那可是跟張黃庭演過《牡丹亭》的人,裝傻充愣雖說不是專業,但對於書法之類的文雅之事,他也確實不懂,半真半假之間,景轍玄蘇自然也就信了大半了。
想想其實也是,李秘武功如此了得,若在文事上還有造詣,那就真真是老天不公了。
景轍玄蘇見得李秘如此謙遜,自己也不好張揚,朝李秘道:“可不敢再叫我大和尚了……”
景轍玄蘇也是一代高僧,可鑑真乃是天皇冊封的“大和尚”,在鑑真面前,誰都不敢說自己是大和尚,景轍玄蘇再自大,也不好再受領李秘的尊稱了。
李秘聞言,也是擺了擺手,朝景轍玄蘇道:“這東西我也是牛噍牡丹,只是覺得好看,卻又說不出哪裡好,是沒辦法與老和尚共賞了……不過我這邊倒是有個人懂行,老和尚要不要見一見?”
景轍玄蘇本想拿這《喪亂帖》來釣李秘,誰知道李秘竟是個粗魯武夫,根本看不出個好歹來,一下也就打亂了他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