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李秘也沒指望說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這些人還會遵守約定,但起碼已經在所有人,包括祖大壽心裡,留下了這麼個念想,往後即便他搖擺不定,也該想起今日的盟約來!
趙廣陵和索長生等人自是看不懂李秘的用意,因為李秘只是跟熊廷弼說起過,要整治祖大壽,連整治祖大壽的原因也沒有說清楚。
李秘雖然結交了不少官場上的朋友,似乎陳和光宋知微乃至於最早的吳縣知縣簡定雍之流,但他其實是個比較清疏的性子,絕不可能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這些個士子南南北北的,也都不算太過熟悉,算不上甚麼至交,一個結義形式,又能起到甚麼作用?
不過也有人不是這麼想,因為那些文科舉子們,同樣也不過是一道考試而已,但只是簡簡單單的同年之誼四個字,就能夠讓他們聯合起來,在朝廷上相互扶持守望,誰又敢說這樣的形式無用?
士子們自是歡歡喜喜,拉著李秘,便要去吃酒慶祝,此時卻見得京城留守百戶王守仁,帶著那兩名大內侍衛,一併走了過來。
這些個士子們雖然都高傲,但人王守仁畢竟是百戶,是有官銜在身的,大家也難免紛紛見禮。
王守仁卻顯得很是溫和親近,想必昨夜的並肩作戰,也讓他能夠感受到這種生死相依的情誼。
這位百戶大人擺了擺手,讓眾人不必客氣,李秘卻是朝他答謝道。
“昨夜多虧王百戶與二位班值大人奇襲敵後,否則又豈有我等生還之時,下官代諸位,謝過三位大人,大人有勇有謀,我等欽佩萬分!”
李秘如此一說,王守仁也是笑開了花,他是做了多久的思想鬥爭,才決意破釜沉舟拼死一搏,眼下終於是贏了,他自然是高興到不行的。
回到京師之後,這樁事也足夠他吹噓一輩子的了。
他老王家自打成化年之後,便再沒人上過戰場,他這是給整個老王家長臉,而且還保住了皇槓,這是多大的功勞!
只是他也看到了,人人都感恩於李秘,似乎沒人能夠想起他們三人的功勞來,當時也是李秘高喊楚王的援兵來了,才激起這些人的鬥志,他也是怕這些人都誤以為是楚王援兵,而忘記了他的功勞。
如今李秘當眾說出昨夜真相來,王守仁又如何能不高興!
王守仁當即朝李秘道:“李知事智勇雙全,才真真是少年英雄,今番大家都辛苦,適才爾等結盟,也是讓某心血激盪,既是恰逢其會,某便也來湊一湊熱鬧好了!”
眾人聽得如此,也有些疑惑,王守仁卻嘿嘿一笑道:“本官已經備下酒宴,兄弟們昨夜併肩子殺敵,今日又一道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豈不快活!哈哈哈!”
王守仁徹底放下架子之後,也是露出了武人的粗獷來,眾人也是哈哈大笑,跟著王守仁等來到他們的營地,哪裡果真是架起火堆來,楚王的人已經燒著金黃的肥羊,香氣撲鼻,真真是讓人食指大動!
眾人自是歡歡喜喜,不過李秘是走路都困難,需要甄宓一路攙扶,反倒低調了不少。
至於秋冬丫頭,則一直陪著驚魂甫定的鄭多福,畢竟昨夜張黃庭守在李秘帳篷外頭,也只能辛苦秋冬丫頭了。
鄭多福也不敢出來,如今場面熱鬧,她們卻只是躲在帳篷之中,李秘知道她們平安無事,也就沒去打擾。
這廂鬧騰得火熱,那黑衣宦官卻又尋了過來,說是楚王要召見李秘,李秘也知道,有些後續的事情,到底是要說清楚,起碼口徑上要統一,所以便跟著那宦官走了一趟。
楚王對李秘自是客氣,昨夜裡連蟒袍都脫下來,也算是當眾確定了李秘首功之臣的定位。
因為當初李秘提醒他,王府宗人極有可能會劫槓之時,他便與那司禮監大太監一般,是如何都難以置信的。
這也是為何他姍姍來遲的原因之一,因為連他自己都有些心虛,不知該如何說服總兵官。
可如今看來,李秘卻是比他這個王爺看得還要更遠!
只是他也很清楚,若是其他事情也便罷了,高瞻遠矚並非壞事,可就劫槓這件事來說,卻是有一個疑點的。
若李秘對王府不清不楚,他根本就不可能做出這樣的判斷來,如今他的判斷應驗了,也就說明,李秘對王府非常瞭解,對那些宗人的心理動向也把握得非常精準。
這也就意味著,李秘極有可能掌握了他朱華奎都無法得知的王府秘密!
這是王府的忌諱,更是他堂堂藩王的忌諱,李秘縱使有著天大的功勞,也不能覬覦王府的秘密,所以他朱華奎,今日一定要搞清楚,李秘到底掌握了多少王府秘密,又是哪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