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一個結論
喬治是先看見老師的表情,才去認真回味蘇進剛才那番話的。&1t;/p>
蘇進那段英語裡並沒有什麼特別難懂的地方,他一聽就聽懂他在說什麼了。&1t;/p>
然而越是回味,他越是驚訝。&1t;/p>
蘇進的這段英語極為嚴謹,每一個單詞都非常專業到位。喬治琢磨了半天,沒有現一點漏洞。&1t;/p>
這表示,蘇進這段話絕不是隨口說出來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縝密考慮,連語言也經過嚴格考量的學術性結論。&1t;/p>
這樣的結論跟韋斯登認知裡的華夏文物修復界完全不同,不由得他不認真思考。&1t;/p>
然後,他的表情就生了些微的變化。&1t;/p>
這一刻,喬治甚至猜得出來老師心裡在想什麼。&1t;/p>
蘇進這段話不僅用語上沒有問題,邏輯上也極為嚴密,甚至把它直接摘出來,就可以用在一段宣言的開頭了!&1t;/p>
然而講臺上,蘇進的話才剛剛開始。&1t;/p>
&1t;/p>
“同時,我們必須認同一點,古蹟的保護與修復必須求助於對研究和保護考古遺產有利的一切科學技術。”&1t;/p>
這句話他同樣用中英文各重複了一遍,作為開始闡述的前提。&1t;/p>
與此同時,他的目光從下方掃過,清亮如水,平靜卻堅定。&1t;/p>
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有什麼好額外強調的?&1t;/p>
喬治畢竟是韋斯登的學生,正經劍橋大學出身,他的第一個想法,是覺得有點莫明其妙。&1t;/p>
然而,當他看見周圍其他華夏人臉上的表情,突然意識到了華夏的現實情況,明白了蘇進這段話的含義所在。&1t;/p>
事實上,不光是華夏,在西方也有同樣的觀念存在。&1t;/p>
古老的、守舊的工匠強調他們傳承下來的那一套,視一切科技的展為“歪門邪道”。他們覺得既然修復的是古代的文物,就應該使用古代的方法,任何現代的技術、現代的材料,對於文物來說全部都是褻瀆。&1t;/p>
喬治曾經聽韋斯登老師跟別人聊起過這樣一個工匠,他本來想跟對方學習一些技藝的,卻跟對方產生了爭執,最後無功而返。&1t;/p>
在相對先進系統化的歐洲修復界都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何況更加傳統的華夏?&1t;/p>
蘇進提出的這個前提當然非常重要!&1t;/p>
喬治向四周看了一眼,現華夏修復師們有些微的騷動,小聲討論了幾句,最後還是平靜了下來,看向臺上。&1t;/p>
這跟他想象中的可完全不同。&1t;/p>
韋斯登老師在英國什麼身份?&1t;/p>
當時那個工匠還當著他的面表示輕蔑,直接斥喝他讓他出去。&1t;/p>
傳統工匠的固執而不知變通,喬治以點窺面就能看出來。&1t;/p>
他原以為,蘇進提出的這一點會遭到強烈的反彈,但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樣?&1t;/p>
華夏修復師比他想象中的開明多了?&1t;/p>
他哪裡知道,一場驚龍會,蘇進已經徹底懾服了這些修復師,他所展示出來的最新技藝以及其效果,傳統修復師們看得清清楚楚。&1t;/p>
再加上後續國家文物局所做的一些工作以及制定的規則……就算這些傳統修復師們還沒有全部接受這種新觀念,心裡也多少開始動搖了。&1t;/p>
&1t;/p>
蘇進彷彿也感覺到了下面諸人的態度,他微微一笑,繼續道——&1t;/p>
“在此定義之下,我們大致可以確認古蹟保護與修復的行事宗旨。保護與修復古蹟的目的旨在把它們作為歷史見證,又作為藝術品予以保護。”&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