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茹和何安江等人在汽車站迎接,多少讓李東文找到一點當老闆的感覺。
張俊茹已經幫他們訂好了房間,一行人乘車直奔酒店。
這車並不是計程車,而是慶州府安排的接待車。
張俊茹說,州里的領導本來要來接站的,被她拒絕了,理由是舟車勞頓,我們老闆需要休息。
大家吃完飯後,並沒有休息,而是連夜開會。
在酒店租了一間會議室,做為臨時辦公室。張俊茹首先彙報了洽談的情況。
這幾天他們還抽空下到縣裡和鄉里,進行了簡單的實地考察。
張俊茹說:“您劃得地盤實在有點大,都包括大半個通遠縣了。通遠縣總共有九千多平方公里,您這劃了有五千多平方公里了。”
李東文:“那你們是怎麼談的?”
張俊茹指了指地圖,說道:“這幾個相鄰的鄉,南溝鄉,羅川鄉,虎嶺鄉和車道鄉,每個鄉劃了十萬畝荒山,一共四十萬畝,夠大了吧。”
李東文一盤算,四十萬畝,這才多大,加起來也就三十幾裡方圓。
“你們是怎麼談的投資?”李東文繼續問。
張俊茹:“談的是生態農業專案,主要是生態種植和養殖,還有農產品深加工。”
李東文心裡慚愧,你看看人家,把植樹造林說得這麼高大上,難怪自己沒談成呢,原來是說法不對。
“怎麼個投資法呢?”李東文又問。
怎麼個投資法?你問我?你是老闆還是我是老闆?張俊茹忍不住腹誹著,看著李東文不說話。
“我是問,買這些地,要花多少錢?”李東文解釋了一下。
張俊茹:“都是些山樑荒崗,這些地都是不毛之地,別說樹了,草都不長几根,值什麼錢。偶爾有幾片谷地,也是長點茅草的荒甸子,崎嶇陡峭,只能放羊。”
李東文:“總要給點錢吧,不然人家憑啥把地給咱們。”
張俊茹:“植樹造林,恢復植被,官府是有補貼的。每年官府都是有植樹造林任務的。如果我們真的植樹造林成功,我們不但不用花錢,還能領到官府補貼。”
李東文心想,還有這好事,那一定要多搞點,補貼咱就不要了,哪怕花點錢也成。
李東文說:“四十萬畝,有點少了,至少要一百萬畝。就說我們要加大投資,至少要投資一億美元,合同籤個十年二十年的。”
張俊茹撇撇嘴,“你有錢,你是老闆,你說了算。”
李東文最後拍板,基調就先這麼定下來,明天就跟州里去談判,抓緊時間,快要過年了,不能再拖了。
第二天早上,大家吃過早飯,又開了一個短會,確定了參加談判的人員,李東文做為老闆,第一次見面,是需要出場的,其他人員包括張俊茹,何安江,張清蘭,是需要參加的,另外還需要兩名記錄人員,一共六人參加,其餘人員暫時在酒店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