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事換到洛陽,就不一定能成了,畢竟雲南還能說是邊境地區,大家眼不見心不煩。
可洛陽要真的將成為大明的國都,那就會被所有大臣們盯著,再玩這套,恐怕議論就更多了。
想到這,朱元璋稍微有些躊躇,這樣的決心並不好下。
但何秋又加了一把火說道。
“臣聽聞,朝中有大臣議論,說西平侯的做法並非仁義之舉,對那些死掉的土人充滿同情。
但臣有一言,這樣的人愛蠻夷勝過愛自己的國人,豈不是禽獸之行?”
“況且,大明自有大明的規矩,以戰俘充當勞役的故舉有很多,這些人難道就不是戰俘了嗎?”
朱元璋豁然開朗,是啊,他們都是雲南抓到的‘戰俘’,就是中原內戰,作戰失敗的一方,也有很多戰俘是要做苦役的,甚至朱元璋親自下令將部分和他對抗的人貶成胥民。
區區苦役,那是他們應該的!
朱元璋的面色一下子緩和下來,捋著鬍子說道。
“說得好,但是重建洛陽城,可不單單是城池,還有裡面的宮殿,皇宮是有自己的定製的,需要很多巨木,洛陽好像沒有吧?”
“洛陽是沒有巨木,但東北、南洋都有,可以透過海運,而後轉黃河,逆行至洛陽,相對來說也沒有多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何秋之所以這麼希望讓大明定都洛陽,還有一個原因,河南廣袤的平原可以養活的人口更多。
只要再將黃河治理好,整個河南、河北都有希望恢復大唐的舊況,雖然肯定還是比不過湖廣等地,但肯定不至於讓南方的勢力太過強大。
朱元璋聽的很高興,洛陽本來就是他一直希望定都的地方,當年他起兵打下洛陽後,還專門親自到洛陽城看過,想要定都在那,可惜洛陽當時實在太過殘破。
只是,朱元璋又想起來一件事,笑吟吟的問道。
“你不是一直鼓吹開海禁嗎?洛陽離海就太遠了,恐怕不利於你的海貿政策吧?”
何秋之前也有所考慮了,很快就答道。
“洛陽雖然不臨海,但如今的京城又何嘗臨海了?
即便是在洛陽,也並非不能發展海貿,海軍。若是離了大陸,海軍也不過是瘸腿的軍隊,它的所有補給都需要從大陸上獲得。
即便都城離海邊較遠,也絲毫不影響國家管控海軍。”
何秋這話也不算是瞎說,就是現代,出海也是一件極為讓人壓抑的事,回到陸地,多得是還海員跑去瀟灑。
在船上的娛樂活動也是少得可憐,只能等到回了陸地,才能有所放鬆,補給淡水和食物。
可見海軍是離不了陸地的,更別說在現在其他的各個國家和大明比起來,那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算是在大明當兵,也比在海外當野人頭領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