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有資格來開功宴的。
那自然都是拿到了府試的資格。
別的不說,在各自的書院裡,那肯定是一等一的優秀。
心性也是頗為成熟。
但,顧長生怎麼也沒有料到,在這場宴會上,竟然會混進來一隻真正的小白兔。
只能說,清水書院,不愧是清水書院。
搖搖頭,看著白任那錯愕的目光,顧長生擺手道:“兄長還是當我沒有說吧,不知兄長有何疑問,小弟我盡力幫兄長尋出一個答案來。”
“不過,兄長也不要抱太高期望。”
顧長生頓了一下,認真說道。
“小弟我,還沒有確定自己的本經,對於經義,只是略有涉及,並未深入而已。”
白任點點頭,看向顧長生的眼中,卻是有著一抹敬佩。
“不愧是顧兄!還未涉及經義,還未確定本經,便已然踏入九品境界,果然是無雙國士,我今次府試,便是不得入會試,得遇兄長,也算得上是,不虛此行了!”
“不……不是。”
顧長生一直以來,稱讚別人的一方。
冷不丁被別人反誇回來,還是這般真誠的誇讚和敬佩。
顧長生一時間還真有些遭不住,虛弱的謙虛了兩句,顧長生也是連忙示意白任開口。
而聽到白任的疑惑。
顧長生,也是愣住了。
“如何,奉行仁義?”
顧長生沉吟。
白任的提問,其實很簡單。
他在書院讀書的時候,選定的本經,乃是至聖先師的《論語》。
至聖先師提出,仁義的概念。
講求的是,要遵循仁與義,這兩個為人處事的準則。
但,具體到如何去奉行。
白任卻總覺得,沒有一個具體的行為準則。
雖然後世也有不少儒生,為奉行仁義,新增了許多例證。
譬如,朱聖的存天理,滅人慾。
譬如,董聖的,天人交感,天地君親師。
都是要指引人,走向【仁義】這一境界的方法。
但白任總覺得。
“缺了點什麼。”
看著白任疑惑地樣子。
顧長生沉吟,眼中閃過幾許明悟。
他大概明白,白任的想法了。
這個世界的儒學,雖然也看重,仁與義。
但,更多的,是將仁義,視為一種極為崇高的精神境界。
而不是顧長生理解中的,生活行為準則。
這也是白任疑惑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