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內,空氣流動一下就滯澀起來。
兩百萬兩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擱到現在這個節骨眼上,虛弱的大明就是拿不出來。
還是王承恩首先打破了沉默,“這個虧空不談了,綸扉理國重臣,總得給皇上拿一個章程吧。”
被點名的成基命無奈苦笑,如果自己有章程,早就迫不及待的端出來了。
王承恩得理不饒人,繼續唾沫星子四濺得說道。
“再說這去年一年,皇上為了國家受了多少苦?天不亮就起來批閱奏摺,寒風陣陣還去京畿巡視。結果呢?國庫空虛,還讓皇上墊了兩百萬兩銀子進去。”
“咱家可不管你這麼許多,再苦不能苦了皇上。今年的歲入,怎麼說也得把欠皇上的兩百萬兩銀子還回去。”
成基命連忙應和,“王大家此言甚是,皇上去年讓太僕寺屢屢減少宴請,縮減宮中用度。科道官都大為感動,紛紛上表稱讚君父有堯舜之象。”
成基命有所不知的是,科道官上表很多都不是出自真心,而是溫體仁的手腕。
“這可不僅是剋扣宮中用度的問題。”王承恩哼了一聲,“我大明體制,太倉既要供給禁中,也要給在野不在野的武弁發放工資。”
“今年萬一再次用兵,結果太倉內庫拿不出銀子,那幫粗人鬧將起來,誰能兜得住?”
王承恩這麼說,倒也切中要害。
內帑本就有賞賜武官之用途,歷史上無論是送袁崇煥赴任,還是責令孫傳庭練兵,崇禎都是從內庫出了十萬兩銀子。
崇禎不自覺地點了點頭,即使他自身對這些身外之物並不重視,也是想要手裡多留一些資源,以備不時之需。
崇禎沒有想到的是,他這麼一點頭,在群臣眼中就是定下調了。
接下來的議程,就是為皇上留足兩百萬兩,群臣來商議剩下的八百萬兩怎麼分配。
國家大事,唯祀與戎。軍國大事肯定要預留經費,因此遼餉、應昌軍餉,西北邊餉一定是無法切掉的。
這樣就是六百萬兩支出。
剩餘的二百萬兩預算,就。
禮部操辦國家掄才大典,屬於重中之重。
這錢說什麼都省不得,至少要支出三十萬兩。
向林丹汗買馬,關係西北安定,也需要五萬兩銀子。
戶部承擔西北賑災,外加安置流民費用,開銷甚大,需要一百二十五萬兩銀子。
西北安置流民雖然現在開銷甚巨,但是長遠看,等到流民慢慢重新安定下來,就可以省出西北的軍費開支。
而且一旦崇禎種植菸草的計劃成功,原本貧瘠的陝北還可能創造巨大收入。
更不要說提前熄滅流寇作亂,保住中原、湖廣這兩口大糧倉,對大明潛在的利好。
有這麼多好處在,這筆錢也是一定要花的。
接下來僅剩四十萬兩銀子,但吞金最多的工部還沒開張。
首先是修復京畿各地城牆、城堡。
已巳之變期間,建州攻佔了遵化、灤城、三屯營等多個邊堡要塞,對城防工事造成一定損壞。
好在守城明軍抵抗意志十分薄弱,讓建州沒費太大代價就攻下了城池,黃臺吉甚至都安排了阿敏和莽古爾泰等人守城,以備建州下一次入塞。
現在明朝收復了這些軍鎮,但修復城牆遲遲沒有提到日程上來,如果要修,又要花上百萬兩銀子。
在大同鎮之外,新攻克的應昌城起到前哨預警的作用。
目前滿桂已經將之前因攻城損毀的城牆工事修補完畢,但如果想將其改建成軍事要塞,還得花上百萬兩銀子。
至於袁崇煥新提出的在大小淩河築城,將其打造成同寧遠、錦州級別的要塞,更要花費兩百萬兩銀子。
當年王在晉對寧遠的評價就是,“請百萬之金錢,築一方之要害”。所以他不贊成修寧遠城,而是提出要重修八里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