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
看著凶神惡煞的官兵,小男孩有些害怕。
“小云,不用怕!”
中年婦人安撫著兒子,右手緊緊拉著兒子的手朝著船下而去。
很快,幾百名衣衫襤褸的男男女女凌亂的站在碼頭旁邊的一個空地裡。
“校尉,一共385人,其中成年男子182人,成年女子138人,老人29人,小孩36人。”
穿上下來一個穿著盔甲的副隊正來到港口空地上那個校尉面前,拿著一個名冊彙報著。
“怎麼才這點人?不知道我們這裡缺人嗎?”校尉接過名單,有些不高興。
“校尉,我們也沒辦法,沒人願意來,就這些,還都是從江南道幾州找來的。
不過煩請校尉向都督彙報,節度使那邊已經下令把境內的難民或者乞丐都送到這裡來。
估計會有上萬人,甚至更多。”副隊正連忙解釋道。
“這還差不多,乞丐也行,只要是能幹活的就行。”校尉點了點頭,也就沒有繼續追究。
開發東寧州是朝廷下的旨,讓江南道和鎮東軍務必全力配合。
雖然鎮東軍這邊慢了點,但隨後肯定也會學江南道把難民或者乞丐送到東寧州。
甚至是囚犯。
譬如說,犯了事,被判十年牢獄的。去了東寧州服勞役五年即可刑滿釋放,也就是刑罰減半。
不過鎮東軍最近幾年也沒有戰事,難民很少,只有可能是颱風造成的那種災民,但也是季節性的。
校尉在副隊正拿過來的兩份花名冊上籤了名按了個手印,便把其中一份還給了副隊正交差。
“來人,把這些人都帶下去好生安置。”
“是!”
很快一個火長來到眼神迷茫的男男女女面前,大聲喊道。
“我知道,你們都是在其他活不下去,才選擇來這裡的。你們放心,我們沒有騙你,只要到了這裡,成年男子給50畝地,老人和成年女子20畝,孩童一人10畝。
這些地都會給你們,但是需要你們自己去開墾,官府會給你們發農具和種子,前兩年免除稅收。”
聽到這個訊息,下面這些人便議論紛紛,這可是好事啊。
就連小云一家五口,算下來也有120畝,雖然跟預想中的120畝有些差距,但這個訊息也讓他們很震驚了。
“真的?豈不是我們一家就有200多畝地?發了!我們發了!”
“我們家也能有100畝!”
“吵什麼吵?都安靜!”火長臉色不善,“想要得到這些地,有條件的。成年男女,每天必須在官府的安排下勞作兩個時辰,官府會管飯,還給發糧食和食鹽,為時一年。”
。。。。。。
“主簿,這就是你的宅子,剛修建,所以還有些簡陋。”
一個縣衙的小廝帶著杜荀鶴來到流求縣衙,一個明顯剛搭建起不久的一個小院,就幾間房舍。
“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