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的爐子泛著紅光,上面座著大水壺,咕嘟咕嘟冒氣。
“別抽菸啊,抽菸都給我滾出去!”
許孝文從後廚出來,扯著脖子喊:“誰的豬肉大蔥餛飩?”
“這呢這呢!”
一人忙伸手,燙的抓耳撓腮,眼睛卻捨不得離開半寸。
許非挑簾子進後廚,見兩個灶都滿著,一個煮餛飩,一個煮麵。
張桂琴拿著柳條大笊籬在鍋裡攪了攪,猛地一撈,剛好半斤左右,盛進二大碗裡,跟著又一撈,二兩左右,盛進個小碗。
旁邊案臺上,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穿著花襖正在包餡。
“行啊,你這手藝練出來了,以後買肉都不用秤,自己掂掂就夠數了。”
“快來搭把手,沒看我忙著呢?”
張桂琴遞過兩碗餛飩,他送出去抹身又回來,“我說買電視值吧,當初你還不讓,現在怎麼樣,給你帶了多少客流量?”
“是啊,白看電視的也不少。”
“那你罵他啊,實在不行就打他!”
“你這孩子,你看你媽像潑婦麼?”
“你媽臉小,說不得重話,我就得常來盯著。真有那王八蛋艹的,前幾天還碰著個賴賬的,差點打了一架。”
許孝文也走進來,忙裡偷閒的喘口氣,道:“還好柔柔能幹,省了不少心。”
“嘿嘿!”
小姑娘傻笑兩聲,繼續包餛飩。
這是僱的,家裡窮,還有個弟弟,輟學出來掙錢——現在還沒有九年義務教育。孩子叫齊柔柔,哎喲這名兒,也不知誰的龍套。
喜來樂開了大半年,早已聞名鞍城,最初倆月客人甚多,過了新鮮勁就直線跳水。正趕上夏季,許非就出主意買了臺電視機,增加了涼拌麵、拍黃瓜、花生米、啤酒、汽水等等。
甚至還添了冰櫃,花錢如流水一樣。張桂琴心疼的不得了,但這會也不叨咕了,客流量穩定,每天都很紅火。
許非跟著幫忙,一直呆到晚上打樣。
張桂琴拎著個竹筐出來,裝著幾斤米麵、幾兩豆油和二斤豬肉,道:“柔柔,過兩天就新年了,這點東西拿回去。”
“謝謝嬸兒!”
小姑娘蹭的站起來,連忙鞠躬。
待她走後,許孝文哼了一聲,“倒是一點不客氣。”
“人家裡困難,我發點獎金怎麼了?誰過年不吃頓餃子?”張桂琴不快。
“嘖,你看看你媽,開個店比領導還有範兒。”
許孝文嘴上刻薄,其實也心善,從沒虧待那小姑娘。
這年頭餛飩便宜,不像後世一碗餛飩敢賣二三十,不過成本也低,每月能有千把塊純利,不到一年掙了六七千。
三口人在燈下算完賬,身心愉悅。張桂琴看了看兒子,忽地嘆了口氣,有點捨不得。
“你真決定留在京城了?”
“我這邊手續都辦好了,過幾天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