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戴臨風果然來了準信。
一家單位願意接收許老師,名字叫“京城電視藝術中心”。
話說中國的第一家電視臺在1958年創立,最初叫京城電視臺,1978年更名為央視,並接收了全部人才和資源。
當時市政府就特委屈,這麼多年的名分,一下就拔吊無情。偌大的首都不能沒有自己的喉舌,於是在79年創辦了現在的京城電視臺。
到了82年,京城臺將自己的一部分資源分離出來,專門生產影視劇,便是京城電視藝術中心。
以前叫京城電視製片廠,屬於事業單位。
給許非面試的那位,叫魯小威,今年才三十三歲。冀省人,以前當過兵,復員後在人民廣播電臺工作,後來調到京城電視臺,又參與創辦了藝術中心,是中心的第一任主任。
他開的條件是:有編制,給了個美術的職位,但不能分配房子,暫時也解決不了戶口,得考察一段。
工資隨著今年工改方案走,約莫是50塊錢。
這都無所謂。
雖然辦雜誌的想法得往後推推,但這地方確實有意思,也是許老師預想的幾家單位之一。
“哎,可真是公牛闖進了野豬圈,你莽還是我莽了。”
………………
“給,拿好啊!”
“謝謝同志。”
鞍城某派出所內,許非接過一張薄薄的卡片,黑白照片,聚酯薄膜密封,技術粗劣,極容易偽造。
上面寫著:
“姓名許非,性別男,民族漢,出生1965年3月10日,住址鞍城XX區XX街XX號,1985年12月29日簽發,有效期10年。”
編號15位,資訊竟然是手寫的。
“真糙!”
他捏了捏自己的一代身份證,轉頭道:“同志我問一下,拿這個以後出門,還用單位開介紹信麼?”
“嗯?”
辦事的明顯一愣,不確定道:“沒政策就還得用吧,這只是你一個身份證明,便於檢查。”
行吧。
他蹬上腳踏車,直奔喜來樂餛飩店。
話說戴臨風那邊給準信之後,他便回來辦調動手續,順便把身份證拍了。雖然國家出臺政策,但老百姓觀念沒轉變,辦的人少,長達十餘年才積累完畢。
當初制定的時候,各方曾就身份證上是否有“婚姻狀況”、“職業”等內容進行過爭論,最終還是決定不列入。
想想也是,結婚離婚,工作變動,每來一次就得改次身份證,太麻煩。
“哎你說東邪西毒誰厲害?”
“肯定黃老邪啊,西毒看著就孬。”
“你懂個屁,要我說洪七公最厲害,那降龍十八掌槓槓的。”
“郭靖最厲害,郭靖主角啊!”
許非還沒進門,就聽見裡面人聲喧嚷,門一推開,更是一股熱浪撲面。
五張桌子全部爆滿,能擠了二十人,沒凳子就站著,都盯著前面的黑白電視機,正放著83版射鵰第二部東邪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