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電影系統內部,檔案可是公開的。
嗚呼哀哉,愁雲慘淡。
“這是要我們的命,不能放美國片,誰還來電影院啊?”
“也不知禁到啥時候,影院沒片放就要黃了。”
“走私片也不行啊,觀眾手裡的盜版碟比我們還多呢!”
“那你去說,讓上頭解禁?”
“別扯,這關頭誰敢去說?媽的,操蛋的美國佬!”
…………
魔都,上美影。
光這個名字就是一座豐碑,承包了很多人的童年。
從木偶片《東郭先生》《半夜雞叫》《阿凡提的故事》,到水墨片《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再到長篇動畫《葫蘆兄弟》《邋遢大王》《舒克和貝塔》《魔方大廈》……
更別提劃時代的,在當時世界上都是一流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等。
上美影輝煌了幾十年,現在也同諸多製片廠一樣,陷入改制、社會轉型的大困局。
此刻,一幫人正在會議室裡,研究《寶蓮燈》的發行事宜。
這是廠裡第五部影院大片,經歷四年才完成,被視為老動畫人的新嘗試和對市場的突破口。
“發行公司的分成太多,我們投資1200萬,再分給他們,自己還能賺多少?
所以我堅持自主發行,而且各地的電影公司也不是排斥動畫片,老總比較好說話的,基本同意上映。”
“可宣傳怎麼辦?我聽說現在搞發行,不僅僅是上映問題,宣傳我們又不懂,是不是還要花錢?”
“還有上映了之後,怎麼防盜版呢?”
“我倒有個建議,可以召集一些志願者大學生。不打算暑假上映麼?正好,讓他們把複製帶回家鄉去,兩兩一組。
他們負責送到當地的電影公司,並且監督,我們給報銷路費。”
“這法子行麼?”
“人家憑什麼這麼辛苦啊,就為點路費?”
“年輕人還是真誠善良的,我們跟他們溝通溝通,說不定就能招來呢。”
跨入90年代,上美影的日子愈發不好過,人才流失嚴重,資金短缺。更主要的是面對市場變化,不曉得該如何運營。
討論來討論去,心裡都壓著一塊石頭。
正說著,外面有人報告:“主任,橡果的人拜訪。”
“什麼橡果?”
“天下影視旗下的一家公司,專做發行的。”
(上章進去了。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