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擺了張桌子,王柏琳拿出幾件衣服,“服裝作偽主要在毛絨、絲絨、羽絨這些方面,尤其那些宣稱純毛、純棉、純絨的。
大家買衣服往往看款式,其實也要懂一些面料知識。
比如我手裡的羊毛衫,一般分三種:純毛、混紡、假貨。
純毛,不是指百分百羊毛,接近百分百的比例就可以叫純毛。這個比例越高,羊毛衫越真,反之就越假。
那怎麼辨別呢?簡單的方法就是燒。”
王柏琳拈起幾根纖維,道:“真羊毛點燃,如果有燒羽毛的味道,灰燼一碾就碎,就是純的。如果沒味道,灰燼結塊壓不碎,就是化學纖維。
其實還有更簡單的……”
她展示衣服上的標牌,道:“國家在1987年就公佈了標準,羊毛佔多大比例,品質怎麼怎麼樣,上面全有寫。
但我們買衣服的時候,往往不注意標牌,甚至看不懂。這就給了造假者可乘之機,很多衣服沒有標牌,或者標註虛假資料……
還有些商品不是假貨,是質量不好,消費者很難討個說法。
對此呢,我們伊蓮也有規定,凡在本店購買的商品,無論銷售還是生產責任,只要出現質量問題,我們一概賠償。”
這段內容隨著央視的直播訊號,傳遍了千家萬戶。
李程儒再度五體投地,總覺著已經學七八分,但每一次都是弟弟,“我算知道你為什麼抓質量了。以後質量就是標杆,我看這3·15還得接著辦……”
他悶了口酒,忍不住問:“我就想不明白,你怎麼每每抓到點上?你那腦子到底啥做的?”
“不是抓到點上,是一直就這麼幹。伊蓮從開張那天,我就強調質量,以顧客為本,只不過現在政府重視了。
怎麼說呢,就記住一點。國家現在很多方面不完善,造成了很多空子。但有些能鑽,有些不能鑽,自己心裡有數……”
“成,甭說了,幹一個!”
李程儒端起杯,臉紅撲撲的,“特位元也要開張了,咱們為生意興隆!”
“為中國馳名商標!”
許非笑著碰了一下。
“為賺更多更多的錢!來!”
“當!”
…………
從1991年伊始,或者說亞運會之後,人們慢慢的都有一種感覺。
以前一塊錢能買不少東西,現在眨眼就沒了,商品變貴,兜裡揣的錢逐漸頂到了十元、百元。
沒人能說清原因。
而到了4月1日,深度政策浮出水面一角,新聞公佈:“國家將發行100億元國庫券和20億元特種國債。”
數年前,國家小心翼翼的發了40億國債,數年後直接120億,而此後一共發行了400億。
其實就是政府在調整,在外資趨於零的情況下,用增發貨幣、國庫券的錢自己搞投資。於是經濟又開始增長,市場又熱鬧起來……
老百姓不明白啊,他們只知道,錢更毛了。
又過了幾天,4月6號,特別特開張。
(還有……)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