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之友專題晚會’”。
在央視演播廳裡,佈置的花裡胡哨,上來一段歌舞,跟著主持人亮相。敬一丹不用說了,趙赫是《經濟半小時》主持人,另一個許非也不熟。
“喲,還真是晚會,我還以為挺嚴肅呢。”李程儒好奇。
“寓教於樂麼,可能覺得太嚴肅沒意思。”
許非喝著小酒,後世的3·15最大看點就是企業黑名單,誰誰誰又被爆破了,然後該咋活咋活。
“3月15號被確立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已經7年了,但國內的觀眾對它還很陌生……今天我們準備了十部熱線電話……我們還請來一部分商戶、企業代表……”
開場之後,緊跟著一個小品,揭露一種假電子儀器的。
李程儒撓著腦殼,沒看出四五大六,但小品過後,主持人捏著小卡片,念道:“觀眾朋友,為了準備這臺晚會,不僅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了大量資料,我們的記者也明察暗訪,採集了很多素材。
現在我們第一次向大家公佈政府部門的監督抽查報告。
X省xx食品公司生產的廣式香腸,亞硝酸鹽超標11倍。
X市XX肉食加工部生產的香腸,四項指標不合格,其中每克細菌總數,超標一百倍以上。
X省XX飲料廠的橙汁汽水、XX市XX食品廠的X牌果味汽水……細菌總數嚴重超標。”
噝!
場內場外都激靈一下子,此晚會竟恐怖如斯!!!
剛開始不懂,結果居然是這樣一種方式。
李程儒汗都下來了,這年頭全國老百姓都是電視觀眾,在央視的平臺,公開說你不合格,那什麼後果?
一時間,左鄰右舍的吵嚷聲傳過來。
“艹,我去打電話!剛買的暖壺,一天瓶膽就碎了。”
“我也去,我安全套都破了!”
“我也去!我也去!”
跟著就是咣啷咣啷的門響和跑步聲。
又一段歌舞過後,轉到熱線電話現場,鈴聲此起彼伏,根本忙不過來。長途費勁,多為本地消費者,投訴商品五花八門,大開眼界。
“XX縣的一位同志來電投訴,在X電線廠買了便宜的電線,引起火災,差點把房子燒沒了,希望大家不要上當。”
“剛才工作人員說,由於很多人打不進來電話,一位老鄉扛著洗衣機堵在了電視臺門口。希望大家保持冷靜……”
“觀眾朋友,假冒偽劣商品確實給人帶來了煩惱,但市場上大多數還是好商品。現在我們就來介紹有關部門推薦的一些好商品。”
“魔都正廣和汽水廠生產的正廣和汽水。”
“京城北冰洋食品公司的北冰洋的汽水。”
“盛京八王寺汽水廠的八王寺汽水。”
這些優秀企業都派了代表到現場,一個個矜持且驕傲。
首屆晚會沒經驗,形式簡單,內容乾癟。但許·廣告·非是誰啊,花錢爭取了五分鐘時間,美其名曰,打假!
只見主持人走到席間,道:“今天我也邀請了部分優質商品的代表,請他們介紹一下辨別真偽的技巧。”
畫面一轉,王柏琳緊張的面對鏡頭,我一賣衣服的小姑娘,怎麼就上央視了?
“我是伊蓮服飾的銷售經理,給大家簡單講一講服裝面料的鑑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