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不錯,加油啊!”
“加油!”
小姑娘們喊的最歡,而待鑼鼓隊一下場,麻溜跑進去佔領。
前兩個節目,一陽剛,一柔美。
五百多個女孩子舞著白紗,盈盈款款的走來,變幻出各種佇列。臨到末尾,十幾人推著移動升降臺入場,做成一個蓮花瓣狀。
花瓣綻開,於文華緩緩升起。裡面還有一根圓形金屬做的花蕊,其實是給她扶著保持平衡的。
“這挺有創意啊!”許非樂道。
“人家唯一一個獨唱,得整好點。就是上頭美倫美倫,下面十幾個人撅屁股推車,有點掉價。”
“咱們也一樣,就這技術。”
“是啊,沒辦法!”
程東搖搖頭,嘆道:“鄧導演跟我們保證了,到時儘量不拍下面,電視裡看不著就得了。”
《碧水風荷》排了一陣,於承惠等人也來了。
老俠客還是那麼精神矍鑠,雙目有神,穿著那件破坎肩,手裡拎著兩把劍。他第一次帶劍來,大家眼睛都直了。
許非搓搓手,心癢難耐,“呃,我能看看麼?”
“當然可以。”
於承惠笑呵呵的把劍遞過去。
在中國歷史上,劍通常都很輕,1公斤,或者不到1公斤。別覺得誇張,你拿著1公斤的劍和你拿著1公斤的劍搏鬥,那是兩個概念。
醉劍這把短,很傳統。
雙手劍長,略重。
許非刷的抽出來,雖無寒光四射,也是凜凜逼人。
“這把全長135,刃長100,表演用。我家裡還有一把,全長140,刃長105,平時鍛鍊用的。”
“140……”
許老師咋舌,再加點都趕上鄧潔高了。
把劍交還老俠客,吳經小姑娘屁顛顛過來,拽著人家請教。他是全國武術冠軍,打的都是套路,於承惠的雙手劍可是自創。
據說能實戰。
許老師不懂這個,就是看後世諸多傳武被職業選手吊打,嘲諷之餘又總盼著蹦出個隱世大俠,為中國功夫正名。
可惜總沒盼到。
不知不覺,天色將晚。
《碧水風荷》彩排結束,終於輪到中華武術組。一千來人呼啦啦起身,許非和程東領頭,一揮手:
“走!”
…………
六個節目:威風鑼鼓,碧水風荷,中華武術,童星閃爍,體壇英姿,亞洲之光。
童星閃爍全是小孩,不能熬夜;亞洲之光大軸子,最重要。這兩個彩排往前提,然後依次往下輪。
不過體壇英姿跟軍樂隊、太極拳混在一天,所以武術組最末,倒也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