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成了皇帝,就有多麼的厲害嗎,你手裡是有兵權還是有財權,戶部的賬本你摸得到嗎,兵部官員會老老實實聽你的指令嗎?
你以為為什麼會有帝崩,三年不改其政的說法,這三年是為了守孝嗎,不是,這三年,是為了平穩過渡權力,沒有權利,你什麼都做不了,你以為靠你東宮裡的那些屬官,又能在朝堂上有多少話語權?
這個世界沒有那麼簡單,也沒有那麼純粹,錯綜複雜到不是你以為的一個仁字,就能貫徹始終的。
你真的是讀書讀傻了。
你父皇給你的找的老師,到底教了你什麼東西,他們沒有教帝王之學嗎,沒有教王霸治世之道嗎?”
太子成年後,即便是皇后也不可能天天與太子見面,再加上皇后也沒有考教太子學問的道理,所以慈安太后還真不知道她這兒子在少傅太傅那邊到底學了些什麼東西。
再加上她兒子的名望也不錯。
人人都說他好,仁善。
所以,慈安太后還是第一次發現,她這兒子已經仁善到了不知人心險惡,不知到朝堂險惡的程度。
而如今知道後。
她當然也是憤怒不已的。
一介帝王,絕對不能僅僅只擁有仁,如果只知仁義行事的話,那麼可能只要沒有外敵入侵,死後名聲就會不錯,但是所造成的後果也是極其惡劣的,那就是皇權必然旁落,大量權力為官員奪取並霸佔。
官員如果一心為國也就罷了。
可事實是官員根本不會一心為國,他們只會為自己的家族,為自己的利益團體所服務,如果下任帝王依舊是個傻的,那可能還相安無事,最多變成傀儡,可如果下任帝王是個聰明的,想要奪權,那到時候必然會使得朝堂內部陷入動亂。
絕大多數的宦官專權,不都是因為帝王開始手裡沒啥權,只能依仗宦官從普通官員手中奪取權利。
想的越多,考慮的越多。
慈安太后就越憤怒。
“母后,你……”
新帝從來沒有見過他的母親發火,此時突然見到也還蠻驚訝的。
不過轉瞬,他就鎮定了下來:
“母后,我不知道你為什麼這麼生氣,但是我覺得,我想廢除殉葬制度這件事,即便朝堂上可能會有些流言蜚語,可是絕大多數百姓肯定還是會贊同的,我就不相信,天下那麼多讀聖賢書的都裝聾作啞!
況且我的皇位傳承有序。
我既是嫡長子,又是以太子之尊繼位,歷朝以來,就沒有幾個帝王的得位比我正,無論是百官還是宗室,都是沒有資格廢我皇位的。”
“我不是說你做了這件事就絕對會被廢除皇位,我只是不希望你為了這些無關緊要的人,讓自己陷入被動,讓自己的皇位有一絲不穩。”
慈安太后繼續不滿說著。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兒臣懇請母后您能夠支援我。
這是兒臣內心的信念!
若是這些無子後宮妃嬪都是與兒臣無關緊要的人的話,那天下百姓生死與兒臣的關係又有多深呢?
帝王既為百姓君父。
又豈能視子女性命於不顧!
母后!!!”
說著時,新帝已然雙目通紅。
雙膝跪地,朝太后叩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