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不知道賈赦興高采烈的考完試回來看到煥然一新,三觀發生截然不同改變的親媳婦會怎麼想?
……
賈赦出發前往金陵參加縣試這件事,可謂震動了他們整個圈子。
就是所謂的武將勳貴圈。
當然,大家並不是覺得他有多厲害,有多怎麼樣怎麼樣,大家只是在嘲笑他,覺得他是痴心妄想。
很多勳貴子弟甚至在私底下開了賭局,就賭賈赦大概會在科舉的哪個階段倒下失敗,絕大多數都壓了秀才,只有少數與賈赦關係不錯的朋友,才勉為其難的投了舉人。
至於童生。
大家雖然有在嘲笑賈赦,但也不至於認為他連童生試都過不了。
童生試是基礎中的基礎。
主要就是靠背誦,一些寒門子弟可能會因為家裡面書籍不多的原因,碰到一些從沒見過的書籍當中抽出來的題目而考不上,可他們這些貴族是不一樣的,他們就算再怎麼缺錢,也不至於連書都買不齊。
況且,賈赦還在國子監裡面讀了近十年書呢,就算平常上課沒怎麼聽課,那多少也學了點知識。
所以,大家多數都賭他會卡在考院試,也就是秀才這關過不了。
勳貴間彼此都是熟人,就算關係不太好,那也不至於對彼此間的情況都不瞭解,誰還不知道賈赦那小子在國子監裡文化課向來倒數。
教四書五經的孔祭酒每次都被他氣的要死,後來索性就不管了。
要是賈赦去考明算科,或者考刑律科,他們對他說不定還有些信心,可考進士科,那真是在搞笑。
沒人對他抱有信心。
除了賈府。
當然,賈府裡也不是所有人都對賈赦有信心,準確來講,只有喬木和賈赦媳婦張窈夙對他有信心。
喬木是心裡有數。
張窈夙則是嫁起來這段日子有明確看到賈赦在努力學習,同時也看過好幾次賈赦的卷子,對他的知識水準還是有點了解的,而且,她閒暇時刻還把賈赦的卷子帶回去給她父親,給她爺爺看了下,他父親和他爺爺都表示如果運氣不錯,很有可能考中個進士,但是具體是同進士還是正統進士,就有點懸了。
得看考官和運氣。
張窈夙的父親和爺爺是誰?
那可都是當代大儒,其中他爺爺是狀元出身,父親也是探花,兩人甚至還數次主持過院試,他們都說可以了,張窈夙又怎會沒信心。
因此,每次一些向來與她不對付的親戚上門,拿賈赦科舉的事嗤笑、戳她心的時候,她都是很淡然的平和麵對,靜待日後的打臉。
喬木也沒在意外面的流言。
時間自然會證明一切。
等到五月底的時候,賈赦考上舉人第三名的訊息正式傳回京城。
張窈夙也順產生了個女兒。
一時間,賈府可謂雙喜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