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馬家人捧了一柄厚背大刀過來,李乾拿在手上揮動兩下。
只聽得“呼呼”風響,只這兩揮,在場倒有一大半人難以做到。
但此刻已經沒有人敢開口喝彩,更沒有敢說李乾就一定能勝。
倒是一個個眼睛發亮,等著要看一場龍爭虎鬥。
很快馬秉孝也捧著一柄長劍出來,雙手遞給白楊,說道:“這是我自己用的兵器!只可惜我喜歡用劍,劍法卻不高明,就等著看白兄弟的高招妙著了!”
白楊很是感激,忙躬身道謝,這才恭恭敬敬雙手接過長劍。
他一手抓著劍鞘,一手抽出劍鋒。
但覺一陣寒氣撲面而至,的確是一柄好劍。
“小子,這就開始吧!”
李乾吼出一聲,卻不敢像上次那樣莽撞搶攻。
白楊抽出長劍,但劍尖指地,規規矩矩做足禮數。
李乾卻不管這些,直接揚刀,一招力劈華山,向著白楊當頭劈落。
原來李乾雖然魯莽,但卻並非毫無心計。
他本身善使炮拳,其刀法的確不如拳腳出色。
但其仗著力大,一柄刀使開來風聲呼呼刀光霍霍,單憑著這股氣勢,已經能將人嚇得棄械認輸。
更加上他之前曾經逼得白楊無還手之力,雖然後來被白楊以巧取勝,但他心中已經明白,那是因為他連攻二十幾招,白楊在躲閃之中摸透了他的武功路子。
所以他已打定主意,要以猛惡刀勢,先逼得白楊如先一場那樣左躲右閃,只要過了十招,他便收刀住攻,然後再丟擲幾句場面話,他這張臉面也就算撿回來了。
殊不知白楊乃是使劍的行家,最擅長的就是以巧制拙,以柔克剛。
李乾第一招就使出“力劈華山”,看起來猛惡致極,其實胸部袒露,白楊只要使出一招“飛箭射日”,以他家傳劍法之靈巧犀利,第一招就能致李乾死命。
但現代社會不能隨便傷人,他頂多只能用劍指住李乾的胸口而已。
可是以李乾的性子,即便他用劍指住了李乾的胸口,李乾恐怕也不會即刻棄刀認輸,最大的可能,還是會厚著臉皮繼續揮刀劈向白楊頭頂。
所以白楊只能閃身避讓,長劍橫過,削向李乾肋下。
李乾此刻刀勢用老,按照正常情形,只能閃身避開白楊的劍尖。
但李乾早就打定了主意,起碼在開首十幾招,要顯出對白楊的壓倒性攻勢。
否則一旦被白楊搶走先機,他事先的盤算不僅要落空,只怕更要重蹈覆轍再敗一場。
所以他根本不顧自身受不受傷,反而扭身揮臂,大刀橫著拖向白楊腰腹。
這完全是拼命的打法,白楊倘若繼續出劍,雖能將他一劍削傷,但白楊腰腹之上,也勢必挨他一刀。
白楊吃了一驚,不得不收劍躲避。
之後連續數招,皆是如此。
只因白楊的劍法比之李乾的刀法實在是精妙太多,李乾想要如先一場那樣,逼得白楊十數招內無還手之力,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到最後李乾索性潑了臉皮不要,完全不顧白楊的劍勢,每一招之出都是拼命的打法。
周遭圍觀者雖然沒有什麼武功高手,但十數招過後,大部分人還是看出情形不對。
馬秉孝首先喊出聲來,叫道:“人家白兄弟屢屢手下留情,某些人卻厚著臉皮不肯認輸,真正是讓人長了見識!”
李乾何嘗不知他這般無賴打法,即便最終逼得白楊棄刀認輸,他自個兒也全無光彩?
但勢逼至此,他只能破罐破摔,今天無論如何要殺了姓白的小子,最起碼砍斷他一手一腳,到時候就算臉上無光,總好過再被白楊打敗一次。
他心中如此盤算,可他的刀法實在是不怎麼高明,縱然他招招拼命,仍被白楊覷準破綻,劍鋒順著他刀背滑落,使一招“青萍飛渡”,劍尖在他手腕上輕輕一劃。
李乾只覺腕上一痛,五根手指頓時拿捏不緊。
白楊哈哈一笑,劍尖一轉,再使一招“挑燈撥火”。
眾人只看見刀光一閃,李乾手中大刀直飛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