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這場新學和傳統的比試雖然結束了,但是由此產生的影響卻遠遠沒有結束的意思,隨著傳統隊的四支隊伍返回各地,各地方掀起了新舊學之爭,作為輸的一方,想封閉訊息也做不到,畢竟之前都是發期刊滿大唐宣傳的,此時傳統隊的代表有些後悔,深感發期刊的不明智。
如果是勝了那自然沒說的,光輝業績誰不想宣傳啊,而今卻是敗得一塌塗地,想閉口不談都做不到,還好高不二比較講究,沒將對方輸人才的事情滿世界宣揚,不然只怕都沒臉進家門了,正兒八經的沒吃著葡萄還惹了一身騷。
當然,藉助這股新舊學大討論之風,在高不二、王元寶的暗箱操作下,耙這種新的農具也被賣到了大唐各地。
高不二將安排新先生的活計交給了許敬宗、顧賜二人,他則準備行裝準備去京城,因為李二邀請他進京城的信使到了,雖然是以李淵的名義寫的,但是高不二知道李二是想清楚瞭解這場輪道的情況,同時還有關於工業時代的事情。
在信中,李二提道:“如果皇叔此番進京,能夠將蒸汽機原物帶上一觀,那就再好沒有了,也便於堵住悠悠諸口。”
看來這到京城也不安穩啊,李二為了能親眼目睹蒸汽機的實物,特別明確表示,允許高不二帶重兵進京,人數不限。高不二是相當無語,這一坨鐵疙瘩誰要啊,更不怕偷。
許敬宗道:“王爺此番進京,一定要將在下的功勞向皇帝言明啊。”
“這個你放心老許,我可不是吃獨食的人,但是就怕陛下不問啊,你知道的,陛下不問,作臣下的也不好尬聊,你說是吧。”高不二無良道。
本來許敬宗都來找他幾趟了要一同進京,許敬宗和其他官員不一樣,其他官員一般還要進京述職啥的,誰知道到他這李二都給他免了,相關情況都是和高不二書信往來,這次更是直接要高不二進京當面作報告,畢竟事關重大啊。
來揚州不到一年鬧出這麼大動靜,這功勞也是大大的,許敬宗自然不想錯過,所以也想借此進京,但是高不二總是以學院事由推脫,最後只能求其次,讓高不二代為向皇帝表功。
高不二看著許敬宗坐臥不定的模樣,笑道:“你放心吧,皇帝那裡少不了你的好處。”
許敬宗被他的無賴行徑快整哭了,誰在乎什麼好處啊,我在乎的是努力被皇帝看到好不好。
沒工夫和許敬宗磨口舌,因為顧賜一身戎裝的過來了,高不二圍著他轉一圈嘖嘖有聲道:“沒發現,你弄上這一身行頭,還蠻像那回事嘛,不過你至於這樣隆重麼?”
“這是必須的。”顧賜斜睨一眼滿臉不爽的許敬宗,心裡得意。這次他被皇帝親自點名,要他帶領當地府兵保護周王和國之重器進京,不得有誤。
朝著高不二抱拳道:“無論如何,下官此次被陛下親自點名,要保護王爺和蒸汽機安全抵京,臣是萬不敢有一絲馬虎。”
“老顧,蒸汽機說白了就是一個鐵疙瘩,丟路邊都沒人要,哪需什麼保護啊。”
“王爺說的是,但是功勞不能被抹殺啊,您不需要這些,這些卻是下官等人賴以走得更遠的依仗,這一路不敢勞煩王爺,一切苦活累活您交給下官就行,您一路吃吃睡睡輕鬆愉快就得,只求京城這一趟順順利利。”
“好吧,你有準備那我就不再另外派人馬了,你準備帶多少人?”
“兩千吧。”
“誇張吧!”
“不誇張啊王爺,下官准備把蒸汽機和那艘船一起帶上,總不好到京城不再陛下面前演示一番吧,那樣效果就不一樣了,功勞也會大打折扣的。”
聞言,高不二還能說啥,他只能服了,反正他這個主角就是個工具,只要去京城走個來回就行。
高不二在顧賜耀武揚威的護送下,一路走走停停,路上遇到好幾撥要找高不二討論學問的,都被顧賜以軍務在身為由給擋了回去。開玩笑,高不二眼看就要成為開創一個時代的先驅,新學的創始人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高不二也樂得清閒,到了京城估計還有一番較量,頑固派可不少,京城更是龍蛇演義的絕佳之地,傳統派怎會就此善罷甘休,這隻怕也是李二特別要求高不二帶蒸汽機進京的原因,要不是耙已經被王元寶賣的到處都是,只怕這簡易的農具也得享受一番貴賓待遇,高不二覺得有些對不起耙兄,只能在心裡祝它聲名遠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