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北方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建安的高不二、沈法興兩軍也開始了大決戰。
李百藥奉命帶領一萬人馬隱藏於山林之中,旦等高不二運糧隊伍一到,便從林中殺出,高不二派來作疑兵的人馬一看對方人多,別捨棄糧草急忙遁去。
李百藥看對方如此不堪一擊,大為開心,也忘了哀兵必勝這一條,留下少許人看護搶奪來的糧草,率領大部人馬朝著高不二的逃兵追殺二至,等追到一處開闊地,虞世南帶領萬餘騎兵二至,一戰下來,李百藥被俘,麾下眾軍也被俘五千多人,其他人馬或逃散、或被斬。
李百藥戰敗的訊息傳到建安,引起了一陣恐慌。
不給沈法興回過神的機會,高不二裹挾勝利之勢直接派兵包圍了建安城,封鎖了河、海碼頭,對建安圍而不攻,準備圍點打援。
沈法興原本打算是,只要敵軍水軍不能切斷河海航道,即使高不二圍城他也不怕,但是幾次水戰下來,讓他依賴的水軍,因為戰船不及高不二,所以並不能突破高不二的水上防線。這下,他才真開始慌了。
問陳過人道:“目前這種情況,請問司徒大人可有什麼退敵良策。”
陳過人道:“如今我們城中兵馬有十萬多人,糧草足夠一月有餘,我們只能先踞城堅守,等敵軍糧草耗盡,到時候再聯絡城外數萬人馬,裡外夾擊,先破其一路,再圖後事方可。”
蔣元超之前因為建議襲敵糧道吃了敗仗,沈法興無暇追究他,是以他也不敢再亂出主意。司空孫士汗道:“我同意司徒大人的計策,而今只希望這雨季不要那麼快過去,另外我們每天子時都要派人上城門敲鑼打鼓聒噪,不讓敵軍安生休息,以疲勞敵軍。”
沈法興點頭應允,讓孫士汗去安排午夜聒噪人馬。
城外的高不二見沈法興打算踞城堅守,未見有向城外求助的意思,但是沈法興城外守軍都佔據優勢地段,還築有堡壘,攻打併不划算。於是便也下令軍馬回營,佔據高地繼續圍城,只要對方不來攻打就不必理會,另外命水軍透過海路確保大軍糧草供應。
雙方如此對峙二十多天,沈法興見高不二軍營有條不紊的每天備戰訓練,不似有糧草緊缺之憂,心中大急,他軍中糧草即將告罄,城中百姓堅持了半個月後便開始走上街頭滋擾生事,為一口吃的大打出手之事頻頻發生,已經開始吃野草、樹葉、樹皮,如果再不解困,只怕禍事不遠。
沈法興急匆匆找來陳過人等人來商議對策。
沈法興道:“如今一看,我們的疲敵之策並未湊效,如今該當如何?”
陳過人道:“這幾天臣也去城裡到處看了看,老百姓已經開始吃樹葉、樹皮了,現在只能率領大軍出城,與敵軍決一死戰了,不然我們很可能會不戰而潰。”
沈法興道:“如此也好,命令城外軍馬也讓出堡壘,讓敵軍分兵去佔,我們大開糧倉,讓城中拿得動武器的人都飽餐一頓,包括士兵、百姓,然後我、司徒、司空二位大人,各帶領一支人馬分三個方向出城,能打退敵人最好,打不退我們就各自突圍,看各自的造化了。”
安排完這些事,眾人便分頭行動,城中百姓一聽有糧食吃,於是便湧向各處賒粥點,但是粥不白喝,想喝的必須參軍。如今人們為了口吃的,已經不在意這些了,凡是能站起來拿得動鐮刀、鋤頭的都報名登了記,吃上了一頓飽飯。沈法興名義上又多了四萬人馬。
城外的高不二看到城內外的動靜,便命令虞世南帶領三萬輕騎兵應對沈法興城外的軍馬,爭取速戰速決高不二、紅拂女兩人各帶領一萬重騎兵堵住其中兩個城門,其他五萬人馬都由李靖率領作為主力,先擊潰其一路,再對兩外兩路各個擊破,高不二、紅拂女兩路人馬就是為李靖爭取時間的。
由於多日下雨,夜晚都不利於雙方交戰,於是沈法興將出城命令定在了拂曉。飽餐一頓後,燒掉了多於糧食,以示破釜沉舟的決心。
靜謐的拂曉,籠罩著薄霧。建安城門開啟的咯吱聲,是這將近一個月來最振奮人心的聲音。
戰爭率先從城外開始,沈法興將城外的軍隊匯聚一處,猛攻高不二大軍,虞世南身先士卒,率領三萬騎兵殺入敵陣,硬生生將對方五萬人馬阻在外圍。
隨即沈法興三人率領三路人馬從被海的三個城門殺出。高不二、紅拂女因為率領的是重騎兵,對陣是強項,追敵速度不足,因此不等對方人馬全出,便下令分兩批,輪番進攻,遲滯敵軍。
李靖首先對戰的是陳過人,陳過人帶領五萬人馬,其中三萬是城中百姓,李靖放他們都出城後才開始進攻。因為兵力、裝備差異,李靖一個回合就生擒了陳過人,擊潰了他所率領的軍隊,來不及收攏俘虜,讓他們就地或回城等候改編,便又帶軍協助紅拂女。
虞世南三萬輕騎半天功夫便擊潰了沈法興城外大軍,分出兩萬八千人協助去高不二,兩千人負責收攏俘虜。
圍城阻敵的三路人馬,就高不二這一路最吃力,因為是沈法興率領的五萬精兵,雙方大戰半日,高不二也未佔到便宜,眼看就要阻不住,虞世南恰好率軍殺到。
沈法興一看敵軍援軍到來,便明白事不可為,當機立斷,立馬率領大軍朝著一個方向突圍,免得等李靖殺來想突圍就晚了。
高不二追著沈法興殺了一陣,但見沈法興不計成本只想突圍,眼看著就要轉入山林,便命令大軍停止追擊,追繳散兵,等李靖到來。
很快李靖、紅拂女二人聯袂帶軍來援,聽高不二說沈法興已經突圍而去,便只能暫時收兵。
這一戰除隨沈法興突圍而去的一萬多人,和城中百姓的臨時隊伍外,經過對俘虜進行整編,高不二又獲得了近七萬人馬,這下子他的兵力也直趨三十萬,進入勢力最強一列。
歇息數日,高不二命令虞世南統軍三萬去追擊沈法興,並命令各郡協助夾擊之,最後再臨川郡雙方大戰一場,沈法興帶著一千餘人,翻山越嶺的西去投奔蕭銑去了,高不二便命令虞世南迴軍杭州,再從長計議。
一個多月後,高不二和李靖、紅拂女帶領大軍也回了杭州,同時高不二也將陳過人帶到了杭州,任命他為楚王府書記官、參軍。
蕭銑聽聞沈法興也來投靠自己,心中大喜,以為南方英雄義士都投靠了自己麾下,於是江陵稱帝,任命董景珍為晉王兼大司馬、岑文字為中書侍郎,擁兵四十餘萬,轄區西至三峽、南到交趾、北距漢水、東臨九江、長沙一線。
封林士弘、沈法興各自為王,但是因二人自身實力太弱,在以後交戰中各自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