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年正月,在經過幾個月準備之後,楊廣開始了第二次征討高句麗。命令楊玄感在黎陽督運糧草。
楊玄感的父親就是楊素,為楊廣登基也立下過大功,是以楊廣視楊玄感為心腹大臣,所以才把後勤保障這麼重要的工作託付給他。
但是楊素活著時候因為恃功驕倨,有時在皇帝酒宴上會失臣子之禮,招致楊廣大為不滿。楊素死後,楊廣曾對人說:“如果楊素不死,那麼就會牽連整個家族被滅。”
這本是無心之言,但是不知怎麼的被楊玄感知道了,感覺自己已經被皇帝猜忌,心中時長感到不安,於是仗著他老子門生故舊較多,暗地裡一直與其一黨謀劃作亂。
黎陽刺史府,一處密室,楊玄感此時整合幾個堂兄弟在一塊。
楊玄感道:“聽聞楊廣這個昏君久攻遼東城不下,就下令讓我一個月內造布囊一百萬個,說是要再次徵調民夫,準備堆一條寬三十步、高與城齊的魚梁大道。這個昏君昏聵如斯,實在不可救藥。”
其堂哥楊帆潘拍案而起,怒道:“大哥你答應了嗎?且不說不料,就是人工也不好找啊,因為這個昏君連徵高句麗,而今黎陽附近村莊十不餘一,去哪找人做這東西,反正是個死,不若直接反他孃的。”
“就是,就是。”其他人也應和。
楊玄感正色道:“慌什麼?都坐下。”
又對著楊帆潘道:“如果此時舉事,我們準備的可有不足?”
“你放心,此地有從全國徵調的糧食兩百多萬旦,此地守軍均是我們楊家軍,有四五萬人,馬匹、鎧甲、武器配置齊全,趁著昏君在遼東一時脫不了身,此時舉事絕對是最佳時機。”
堂弟楊不棄也道:“二哥,當斷則斷啊,那昏君本就對我楊家心有不滿,一旦此次他順利回來,只怕會拿我們開刀,到時候再舉事就晚了。”
楊玄感聞言,眼中精光大盛,桌子一拍道:“好,如此就反他孃的,這鳥人的鳥氣我們都受夠了,不棄,你立即帶人回洛陽,將我們親眷接到黎陽來,大哥,你穩住昏君派來的欽差,一旦不棄回來,我們拿他祭旗,我負責聯絡軍中眾將,做舉事準備。”
楊帆潘道:“另外還要派人將運送糧草的馬車燒燬一部分,延緩糧食北運。”
“大哥說的極是,三弟,此事你去做吧,今晚三更行事,記住要做到天衣無縫,遇有阻撓盡誅之。”
老三楊混世領命而去。
商量完畢,其他眾人立馬依計行事。楊玄感命人在黎陽城及周邊蒐集布匹,同時徵集附近老弱婦孺,擺出一副按期完成皇命的樣子。
當天夜裡,城外存放運糧馬車的營地燃起了熊熊大火,來不及救援,近兩萬輛各類運梁車付之一炬,事後調查,說是一老兵夜裡打翻了油燈點燃了帳篷,最終釀成大禍。
而今老兵已經被燒成飛灰,死無對證。而今大軍面臨斷糧之危,欽差也不敢將情況向楊廣報告,就要求楊玄感立馬召集人手製造馬車,十日內必須完工,欽差也怕被皇帝滅了九族,是以亂了陣腳,下命令完全不顧實際情況。
楊玄感聽聞十日,嘴角直抽搐,這些車河南一省幾個月才造完,你讓我十日?你TNN的不出城去看看,哪裡有人?城中人也只有一些老弱病殘了好不好。別說十日,半年也整不出來這麼些車啊。
看著急紅眼的欽差,楊玄感朝他抱抱拳,一聲不吭離去。
跟在楊玄感身後的楊帆潘,憤慨道:“直接宰了那狗日的得了。”
楊玄感道:“不可,不棄未歸,我們不可妄動,這樣,一會兒我回去就裝病謝客,大哥你派人跟緊那廝,表面上我們也做做樣子,準備坑木為以後守城做準備。”
楊帆潘點頭應允。
轉眼十日之期一到,欽差帶著屬下爪牙,直接衝進楊玄感所在的黎陽刺史府,吵著要拿楊玄感到軍前問罪,誰知剛一進門就被楊混世帶人給團滅了。隨後楊玄感發布徼文,起兵反隋。
困阻在遼東城下多日的楊廣,收到屬下來報,黎陽已經十天沒送來糧食了,軍中儲備勉強只夠五天的,糧草告急。
楊廣聽聞大怒,剛要命人去拿楊玄感問罪,便見一黃門匆匆而來,稟道:“陛下,楊玄感殺了欽差,在黎陽造反了。”
楊廣目茲欲裂,怒吼道:“楊玄感小兒誤我。”
來護兒稟告道:“陛下,為了避免我軍糧草斷絕而潰散,懇請陛下傳令秘密撤軍。”
雖有不甘,但是糧草盡在楊玄感處,一旦糧草耗盡,怕是有傾覆之危,於是傳令秘密撤軍。
百十萬的軍隊,眼看攻城準備就緒,正準備一鼓而下遼東,誰知道卻接到了突然撤軍,眾軍軍心大亂,匆忙之間遺棄的軍資、器械堆積如山。
高句麗以為這是隋軍欲擒故縱的計謀,等反應過來已是兩天之後,但是隋軍數量太多,貿然追擊風險很大,於是象徵性的派了數千士兵追擊了一下,殺了一些落後的隋軍老弱殘兵就返回了,也對國民有個交代。
怒火中燒的楊廣,從遼東一脫身,立馬派來護兒出兵討伐楊玄感,很快楊玄感叛亂就被平息下去,連坐被殺者達三萬多人,流放六千餘人。
楊玄感叛亂雖然很快被平息,但是他與其他農民起義不同,解開了士族階級反隋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