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贊周力主向朝廷投
降,大明朝並未亡國,崇禎帝健在,安有南明一說?並且當眾揭露這些人的醜惡嘴臉。
現在的大明朝廷,就是皇帝的新裝,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都不願意說透。
但是韓贊周現在充當了那個小男孩的角色。
這一下引發了眾怒,劉澤清,劉良佐阮大鋮,朱國弼,錢謙益紛紛指責韓贊周是非不明,忠女幹不辨,混淆視聽,禍亂朝堂……
這一大堆帽子扣的,連支援韓贊周的史可法也不敢說話了。
更令人可恨的是,同為大明朝廷依信太監的高起潛,不但不支援韓贊周,反而落井下石,說韓贊周包藏禍心。
明軍開始攻城,他們這些大將,文武勳戚,帶著兵將各守一方,親自登上城頭與大明軍隊交戰。
戰況非常慘烈,吶喊聲震天,血流漂杵。
韓贊週迴到了他的太監房,哭著對著北京方向磕了三個頭,「陛下,老奴有負聖恩,這些亂臣賊子實屬可惡,他們這是明目張膽的造反,可惜老奴無能為力……君非君臣非臣……老奴去也……」
然後韓贊周把自己吊到了樑上,走了那個崇禎的老路……
訊息傳出,南京的文武官員高興者居多,尤其是高起潛,這一下他取代了韓贊周的地位。
史可法敢怒不敢言,他這個兵部尚書早已經被架空了,連高傑和黃德功都約束不住,只有靠給人好處,才能夠調停兩軍的爭端,現在更成了懦弱無能的傀儡。
有心想調解大明不打大明,但這些人可不止是軍閥,劉良佐和劉澤清倒也罷了,趙之龍,阮大鋮,朱國弼,誰都不尿他那一壺,他根本調停不了。
史可法有心投降大明皇帝,但他不敢,韓贊周就是前車之鑑,只能被人牽著鼻子走。
南京城隆隆的炮聲已經傳到了紫荊山。
北高峰下的望鄉臺。
此時的崇禎還在跟南海派的派主哈彌大師較量,一對三掌進行時。
與第一掌不同,崇禎這一掌不是砸,是平推,而且用的是北冥神功。
巨大的掌力形成一個太極球狀的氣浪,旋轉呼嘯著碾壓過來。
離哈彌大師還有三尺遠的地方,那一堵牆又出現了。
而且這堵牆,不再是橫在他腦袋上的天花板狀,而是形成了一個隔斷,橫在了哈彌大師和崇禎之間。
這時巨大的太極球,正好撞到了這堵牆上。
轟隆一聲爆鳴,那動靜簡直如同炸藥爆炸一般。巨型的球形氣浪不見了,化為一團氣浪彌散開來。
這堵大牆受到了重擊,轟然倒塌……
大明武帝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