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督師,20萬明軍在大將黃德功和馬寶的率領下強渡長江,上案之後大殺四方,然後兜著南明軍隊的屁股就追上來了,一鼓作氣就追到了南京城下。
南京城虎踞龍盤,城高池深。
此時的城內還有近10萬軍隊防守,具體的守城大將有劉良佐,劉澤清等,別看他們都是伯爵,而且曾經威震江北四鎮,但此時他們都須聽南京守備趙之龍的。
因為趙之龍非是一般的一城守備,此人貴為忻城伯,他跟誠意伯劉孔昭一樣,這是世襲的爵位。
他的祖上趙彝曾經是靖難功臣,被洪武大帝朱棣加封為忻城伯,世襲罔替,傳到他這一代正好是第10代。
而且那個崇禎對趙之龍寄予厚望。
數年以前,朱家的皇室祖墳都被刨了,老福王也就是朱由崧他爹被李自成煮了。
南方流賊猖獗,南京防守羸弱,經過手下大臣的推薦,崇禎將南京的防守交給了三個人。
第一個就是明朝特色的太監督師,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第2個就是這個趙之龍,第3個是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
而且崇禎對這個趙之龍寄予厚望,曾經單獨召見,以親王的禮儀待之。
「留都根本重地,朕已簡用二人,一為司禮太監韓贊周,此人忠誠勤慎,足當守備之任;一為兵部尚書史可法,朕未識面,然人爭言其材,朕亦詗得之。今得卿而三,朕無憂矣。然贊周掃除長耳,可法起家孤寒。若卿與國休慼,較二臣更異,知必盡心,副朕委任也。」
這是那個崇禎的原話。
由此可見,崇禎帝對趙之龍寄予多大的厚望。可以說防守南京城諸將百官,朝廷勳貴,趙之龍就是老大。
在防守南京一事上,就連保國公朱國弼也得聽趙之龍的。更別說史可法和韓贊周這些人,馬世英更得往後排。
然而趙之龍有負聖恩,歷史上當滿清***殺過來的時候,趙之龍帶真南京文武大員和朝廷勳貴改旗易幟,成了投降滿清***的貳臣表率。
因此趙之龍的地位在南京非常突出,這當然是按照那個崇禎的榮寵順序排列。
但是現在已經變了,南京大權旁落,已經落到了馬世英父子的手中,儘管他的兒子馬鑾已經死了,但是馬世英仍然大權在握。
馬士英和阮大鋮牢牢地掌握了南京政權。不管是太監還是兵部尚書,還是朝廷勳臣,這些伯爵王侯,文武諸將,全都得聽馬士英和阮大成的。
否則就得被誅連,像呂大器、姜日廣和高宏圖,所謂的南明三賢已經被馬世英排除在朝堂之外,有的賦閒回家了,有的下獄了,包括現在東林黨的領袖錢謙益也倒向了馬世英。
錢謙益老驢吃嫩草性格變了。
準確來說現在南明朝廷已經姓馬了,朱由崧就是個地地道道的傀儡。
馬士英和阮大鋮挾天子以令諸侯。
然而大明皇帝崇禎還健在,20萬大軍已經打到了南京城下,馬士英和阮大鋮只能協親王以令諸侯。
為了他們的政治利益,這些亂臣賊子不惜把親王當成皇上用,拉上朱由崧與大明崇禎對抗。
明軍兵臨城下,趙之龍以大帥的身份分兵派將。
劉澤清,劉良佐,朱國弼,阮大鋮,韓贊周,史可法,錢謙益,高起潛等等。這些南京的頭頭腦腦都來了,有文有武還有太監,以及東林黨。
現在馬世英和誠意伯劉孔昭帶著5000兵馬,拉著大炮去到紫金山施展他們的毒計去了。
因此南京防守事務就交給了他們這些人,現在阮大鋮是督師,他跟馬世英是一黨,因此這個寫劇本的,獨佔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