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劉總兵進見。」
劉重喜是唐通的部將,原為遊擊將軍,現在崇禎委任他為密雲總兵接替唐通掌管這支隊伍。
從遊擊到總兵連升了數級,崇禎正在用人之際,當然不吝嗇,反正這是臨時的官職。
但是這對於劉重喜來說,崇禎這碗雞湯給他灌的感激涕零,誓死追隨,恨不得現在就為崇禎去死。
一個遊擊將軍皇上一句話擢升為總兵了,這是絕無僅有的,也是劉重禧做夢都不敢想的。
皇恩如此浩蕩,能不為皇上賣命?
「遵旨。」
王承恩答應一聲,很快帶著劉總兵拜見崇禎,崇禎面受機宜,劉重喜唯唯諾諾,不住點頭稱善。
然後崇禎模仿唐通的筆跡,給吳三桂回書一封。
大概意思是,長伯兄信已收悉,承蒙不棄,通從不敢忘同殿稱臣之誼,常思關外聯盟之情,雖手足亦不能比。眼下屈身事賊實屬無奈,長伯兄之意正合吾意,山海關下定然同力進退,共圖大業。
作為一個萬年修行的人,又繼承了崇禎腹中的墨水,模仿唐通寫信,絕對能夠以假亂真。
信寫好以後王承恩用嘴吹乾,封好。
然後由劉重喜親手交給送信人,並賞了他50兩銀子,送信人一點沒懷疑,拿了銀子和回信高高興興飛馬而去……
遵化縣城北六十里的官道上來了一支隊伍,空中不時有雕鳴傳來。
這支隊伍打的是大順軍的旗號,主旗杆上寫著斗大的「白」字。
這支隊伍從承德而來,帶兵主將自然就是薊州總兵白廣恩。
其實承德離遵化不足300裡,比密雲到遵化的路程幾乎近了一半,白廣恩之所以姍姍來遲,當然是有原因的。
前段時間白總兵奉了李自成的命令,出兵偷襲山海關,兵敗後退守承德。李自成沒有怪他,反而好言安慰,後李自成又給他下了一道命令。
讓他和唐通再次出兵山海關,並在信中告訴他,李自成這次御駕親征,要在山海關與吳三桂決戰。
這時白廣恩又接到唐通的信,邀請他在遵化會師共赴山海關。對這個老戰友,白廣恩也是有感情的,決定給他個順水人情。
白廣恩點齊7000兵馬打算南下,但是大軍未動,白廣恩連著又到了兩封信。
因此他先讓大軍停住,關起門來搬了個凳子坐好,在屋裡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