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皇恩,卑職一定鞠躬盡瘁,不負聖恩,竭盡全力肅清邪教,大力發展團練,抗拒流賊和***。」
呂矩跪在崇禎腳下,信誓旦旦。
崇禎一看這樣的縣官還可以,在這亂世末代,只要心向大明就成,何況還是一個老實肯幹,敢說話有擔當的,這就是稱職的父母官。
崇禎當即傳旨,委任他為臨時的遵化知縣。空口無憑,崇禎寫了個手諭,把隨身攜帶的玉璽蓋上。
呂矩如獲至寶,皇上真跡,還蓋著玉璽,絕無僅有。
這可比花10萬兩雪花白銀捐官有用,也勝似內閣吏部的官印。別說在一個窮鄉僻鄉的縣城,就是拿到省府衙門也是寶貝。
一下子官升兩級,而且是皇上欽點,覺得他家祖上八輩子積德了。
呂矩磕頭謝恩,按照旨意,他連夜走馬上任。
崇禎又傳下旨意,讓這2500人馬上城守城,等於臨時接管了遵化縣城城防。
呂知縣連夜協調縣兵等地方武裝,四門關閉,沒有命令任何人不得進出。
忙完這一切,已經到了四更天。
再有一個多時辰天就亮了。
崇禎就在縣衙內休息,早有人為他準備好了行轅,縣衙的條件雖然比不上皇宮富麗堂皇,但至少比露宿山野森林要強得多。
兩個時辰以後,崇禎早早的起床,仍然是精神百倍。
王承恩,韓印,楊萬里,顧順義等朝廷侍衛在外面守著,一夜沒閤眼。
這時呂知縣兩人過來爬伏在地,給崇禎請安。
除了知縣呂矩之外,他還帶了一位幕僚,這一位縣裡的師爺公孫先生,跟呂矩志同道合。
呂知縣和這位師爺也是一夜沒睡,主要是興奮。縣城一夜之間變天了,而且他被天上的餡餅砸中了,恐怕三天三夜他都會高興的睡不著的。
皇上難得來到他們的小城縣,他必須得小心伺候。
這時突然有人送來一封信,王承恩呈上來,崇禎接過信一看,上面寫著唐通親啟的字樣。
「原來是寫給死鬼唐通的。」
崇禎開啟了信,這封信寫的比較長,落款竟然吳三桂和高第二人。
高第是山海關的原總兵,吳三桂原來鎮守的是寧遠,他是寧遠團練總兵,後來加封他為平西伯,現在他們倆兵合一處共同執掌山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