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壽薇身為大管事,自然必須捧場,於是立時奉上一陣笑聲。
坐席的眾人見狀,便也同聲附和,一時間,花廳裡倒也是笑聲一片,聽著頗為熱鬧。
便在這笑聲中,淑妃將衣袖輕輕一拂,緩聲道:“難得咱們家裡出了個小神童,今兒又是個吉祥日子,便把人叫來給本宮瞧一瞧罷。”
朱氏被她說得一呆。
事實上,從方才淑妃說及“魁首”二字時,她就有點轉不過來了。
只那位康掌事接話太快,且用字也太刁鑽,竟連“狀元爺”都給搬出來了,朱氏雖覺著徐玠根本不配此名號,卻也不好當著人的面兒打王府的臉。
結果,這一不留神,淑妃便把話頭又拋了回來,竟是要見那賤種?!
朱氏倒也想淑妃是要把叫徐玠過來罵一頓的。
可是,看著那張清麗柔和的笑臉,朱氏覺著,怕是沒戲。
這又是狀元又是神童地,罵人也斷沒這麼個罵法不是?
一時間,朱氏快要慪死了。
早知道就不該把那賤種說出來的,如今倒好,這壞東西竟還要登堂入室起來!
雖是悔得腸子發青,只此時話趕話說到這裡,朱氏深知,若不應下,那就是在下淑妃娘娘的臉。
那是萬萬不可的。
這時候,朱氏倒希望不拘誰說來句什麼,把話頭撂開,只可惜,最會說話的徐婉順早被押了下去,滿座賀客,此時齊刷刷看了過來,這其中有一多半兒,皆面現好奇。
徐五郎的名號,最近倒是時常耳聞。
據說,東平郡王立下的那個大功裡頭,還有徐五郎一份兒。
這是浪子回頭了?
花廳之中,盡是貴婦貴女,而女人們最愛聽的,便是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如今真人便要過來了,無論出於怎樣的心思,她們都想親眼瞧上一瞧。
眾目睽睽之下,朱氏好容易才維繫住面上的笑,頷首道:“那……好罷。”
語畢,轉首吩咐:“葛媽媽去把人叫進來。”
此聲一出,好些人面現瞭然之色。
聽聽,把人“叫”進來,而非“請”進來。
看起來,外頭都傳朱氏苛待庶子庶女,只怕不是空穴來風。
朱氏哪裡想到,一字之差,便露了端倪。
此時,她正趁著背對眾人之機,拼命朝葛福榮家的遞眼色,那意思是別叫徐玠進來。
偏葛福榮家的死死低著頭,應了個是便退了下去,朱氏的眼風拋了不知多少,全被那花白的腦瓜頂又給彈了回來,直是沒把她給急死,手裡的帕子都揉成了團兒。
坐立不安地等了片刻,花廳外便響起小宮女的通傳聲:“啟稟娘娘,啟稟王妃,徐五郎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