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清,是指三位天尊。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在《封神演義》中把靈寶天尊也稱為“通天教主”,道德天尊即為“太上老君”。
三清也指他們所住的三清天、三清境。
盤古天王隕落後,其元神吸收開天清氣(太清玄白仙氣、玉清始青聖氣、上清元黃真氣),融合無量開天功德化為盤古三清(即一氣化三清: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
依鄙人拙見,所謂一氣化三清,其實就是太上老君為實體,而玉清元始、上清靈寶為虛擬之身。
盤古精血吸收闢地濁氣化為十二祖巫,這十二祖巫只拜盤古卻不拜天道。
道教認為:大羅天境有三十六天,元始天尊居三十五天界;靈寶天尊居三十四天界;道德天尊居三十三天境。
可是,按照這三位天尊所形成的時間,從歷史的角度推算。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的形成,是在東漢末年就已經廣泛流傳開了;
靈寶天尊即太上大道君(通天教主),是在東晉時期才形成和傳開,兩者相距一、二百年的時間。
而元始天尊則是在東晉末年和南北朝初期才開始形成。
所以說“後來者居上”,最早出現的太上老君反倒成了三清界的第三位尊神了。
即便是盤古傳說的形成,早在東漢中期就開始了,同樣也早於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
至於為何如此安排,那便是道教各門各派的需要了,無關緊要。
據《元始上真眾仙記》中稱:“玄都玉京七寶山在大羅之上,有上、中、下三宮,上宮是盤古真人、中宮是元始天王、下宮為太元聖母所治。”
請看,盤古與元始天王是兩個人還是同一個人?
若是同一個人,為何在諸多書籍中會同時出現?實在令人費解。
又說:“元始天王位居於三十六天之大羅天界(即最高層),所居仙府稱為‘玄都玉京’,玉京中黃金鋪地,玉石為階。
宮有七寶、珍玉、仙公、仙卿、仙王、仙伯、仙大夫等,居於中央和兩旁的仙殿中”。
由此可見,這元始天王(即盤古位居於三十六天之大羅天界,而元始天尊則位居於三十五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