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古老祖與元始天尊:盤古,混沌天神,又稱盤古氏,俗稱盤古老祖。
他是創造世界之始神,是生在太元之先,元氣凝精而化生。
每年冬至時分為盤古聖誕(又說正月初一或正月十五是盤古生日,總之,盤古聖誕之日各地自有各地的說法,門派不同說法也就不盡相同,無須考證。
有關盤古神話故事由來已久,最早是在中國民間,特別是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流傳廣泛,苗、瑤、壯、侗、仫佬等民族非常盛傳或崇奉盤古,把他視為開天闢地的人類始祖,視其為本民族之祖先。
盤古開天闢地之記載,最早見於三國時期徐整根據民間傳說著寫了《三五歷記》,書中這樣寫道:“天地渾沌如雞子之狀,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三五歷記》的姊妹篇《五運歷年紀》中也有記載(注:五運之天地變化: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
《五運歷年紀》中記載道:“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
而另有傳說:“宇宙之初,混沌未開,宛如雞子之狀,裡面有一巨人,名盤古,又稱混沌氏,酣睡了約一萬八千餘年,成為‘初醒者’,自此開始了開天闢地之壯舉。
他憑藉自己之神力,終將天地開闢出來。當他完成了神聖職責之後,他頭頂天為神,足踏地為聖,終成了頂天立地之神聖英雄;
他把自己的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頭髮和鬍鬚變成了星星;
骼骨髓變成了地下礦藏;面板和汗毛變成了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
綜合上述,無論傳說還是後世記載,都說盤古乃是宇宙形成之前,混沌未開,如雞子之狀時的“初醒”第一始神,也可以說是世間中第一個出現的人物,之前絕無其他人再比盤古始祖早得人物了,故稱盤古為“世間第一人”。
然而,既然有此之說,可有的書籍和小說卻不分青紅皂白,強把盤古說成是元始天尊,以此推理盤古為鴻鈞道人之徒,這樣一來,盤古老祖反倒成了道教的二代人物了。
若說盤古就是元始天尊,其根據可能是在《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這樣說過:“我曾以盤古巨身開天闢地……”,所以,後來人們就以此大作文章,宣稱盤古便是元始天尊。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此氣化為開闢世界之人,即為盤古;化為主持天界之祖,即為元始。”
《路史前紀一》羅蘋注道:“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遊乎其中……”。
在東晉時期,元始天尊在形成之初,東晉葛洪曾在《枕中書》中卻又是這樣講道:“元始天王開天闢地治世成功以後,蛻去軀殼,一靈不昧,巡遊在空中,見聖女太元,喜其貞潔,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聖女懷孕十二年,始化生於背膂之間,言語行動常有彩雲護體,因其前身是盤古,即元始天王就是元始天尊。”
依此說法,盤古乃是化青光轉世投胎於太元聖女口中,使其孕育十二年而生,這足以說明元始天尊的前世為盤古;前世為盤古老祖,後生為元始天尊――這點很重要,不可混淆。
因此,鴻鈞道人之徒是後世的元始天尊,而非前世的盤古老祖。
元始天尊入三清之後,被道教尊為最高神靈,也正是因為盤古老祖是元始天尊之前身,生在太元之先,元氣之始,在太元(即宇宙)誕生之前便已經存在,所以尊稱為:元始;在無量劫數來臨之時,用玄妙之天道來教化眾生,故而尊稱為:天尊。
只因其前世為盤古,故又稱為“太上盤古氏玉清元始天尊”、“玉京大天尊”、“太上道尊”,其全稱為:“一氣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聖登玉清境始氣所成日天寶君元始天尊妙天上帝”。為道教最高神聖―――三清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