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香了,洛師傅這手法夠專業啊!”
砰!
洛何先用生老抽、蠔油給鍋中鵝肉上色調味,反手倒入開水與適量啤酒,蓋上鍋蓋開始燉煮。
在燉煮之時,洛何也沒閒著,立刻著手下一道燉菜,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的鮮美較剛才的燉大鵝更勝一籌,野山菌的滋味與嫩雞塊本就相得益彰,隨小火慢燉,汁濃味香。成菜蘑菇滑嫩鮮美,雞肉絲絲細嫩,往米飯上澆上湯汁,足以下三大碗飯!
洛何對祭祀食物的選擇,以及他那精湛的現場手法,引得現場驚歎連連。
然而,王豐登亦非泛泛之輩,他從灶臺底下掏出一個案板,案板上用紅布蓋住,揭開紅布的剎那,現場一陣驚呼!
那竟然是一整個豬頭!
豬頭是自古以來的供品,用來當做黑龍祭的食材,再合適不過。
可是,豬頭是如此粗獷的食材,與精巧的淮揚菜似乎格格不入?
洛何瞥了一眼,頓時瞭然。
這正是淮揚菜系中的名菜,【扒燒整豬頭】!
這道菜是將新鮮的豬頭處理完畢後,放入鍋中加入醬油、鹽、冰糖等調品料煮爛,肉質爛熟、肥而不膩、香氣撲鼻、甜中帶鹹。
關鍵在於對火候的掌控,講究悶煮,成品需酥爛脫骨而不失其形!
胖墩墩的中年男人極為認真,一邊照看豬頭悶煮的火候,一邊又從灶臺下摸出一個鰱魚頭。
【拆燴鰱魚頭】。
淮揚的傳統名菜,以鰱魚頭為主料,小火慢煮,魚肉的口感肥嫩,湯汁稠濃,口味鮮美。
這兩道菜,外加最後一道【清燉蟹粉獅子頭】,正是天下名席之一,揚州三頭宴!
揚州三頭宴,自古有名,以豬頭、魚頭、獅子頭為“三頭”,文人墨客為其留下了不少文采斐然的詩篇。
王豐登以【三頭宴】為黑龍祭上的宴席,無愧於國宴大師的本領!
香壇上,香燭漸漸燃燒。
王豐登這邊的灶臺,香氣嫋嫋,逐漸與洛何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然而。
王豐登詫異地發現,洛何的效率頗為驚人,竟然已經開始準備第五道燉菜!
儘管王豐登的菜式精巧細膩,但現場觀眾的注意力,仍舊被洛何這邊吸引。
其一,菜式應當因地制宜,不同地域有其獨特的美食文化。
其二,不論是手法還是廚具,洛何都要領先王大師太多!
隨著洛何灶臺飄散出的香味,現場觀眾紛紛吸溜口水。
“我聞見豆角的味道了……排骨燉豆角好香啊!”
“洛何燉的豬肉燉粉條,比我奶奶做得都香!”
“好餓啊,光聞這香味就夠下飯了!”
幾乎同時。
洛何和王豐登,完成了宴席的籌備。
王豐登看了眼洛何這邊,暗自咋舌。
同樣的時間,他卻完成了八道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