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牧或許不明白官家趙劼為何對他召而不見,但魯國公曹顧卻是心知肚明,這也是他為何如此高調宴請蘇牧的原因之一。;
他已經知道了蘇牧繡衣暗察的身份,這個整個大焱朝最為神秘的官職頭銜,能夠擁有的人,滿打滿算不超過一個巴掌。
蘇牧甚至於高慕俠都不知道,高俅即便是太尉,也無法輕易請來這個頭銜。
當初高俅耗費了多少人情和關係,依託著背後那個顯宗的勢力,才說服了官家,給了蘇牧這麼一個頭銜。
可以說,從蘇牧在杭州的表現,進入到官家的眼線之中開始,官家就已經開始注意到這個年輕人。
這些都不是一般朝臣所能夠知曉的,曹顧也是與官家和高俅蔡京等人用完了御宴之後,才知曉了其中的隱情。
如果說隱宗的人現在才開始將蘇牧當成候選人來觀察,曹顧是如何都不相信的,因為他本身就是這個組織的人,對隱宗的做派和風格實在太過熟悉。
只是他不明白,為何隱宗的人直到現在才中途插進來,要跟官家搶奪蘇牧這枚棋子。
曹氏在這個組織之中的定位有些特殊,老祖宗曹彬曾經是這個組織的元老之一,是故曹氏一直與其他一些神秘勢力,保持著超然的地位,輕易不會介入顯宗和隱宗的大宗主紛爭之中。
這也是曹氏為何能夠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可官家起復他曹顧,意圖在明顯不過,這一次北上就是試探,是在逼著他曹顧選邊站,曹氏已經無法置身事外,繼續保持中立,與官家要麼是友,要麼就成敵。
若曹顧拒絕了起復北上,也就相當於選擇了隱宗,而與官家所在的顯宗為敵,那麼曹家便會成為官家的第一個打擊物件。
而宴請蘇牧,將會進一步坐實自己的選擇,讓官家徹底放下所有的顧慮,保曹氏百年無憂。
這些明面之下的博弈和買賣,即便是蘇牧也不可能知道,曹顧能夠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仔細分析了蘇牧的行事風格和個人氣質,以及他的本心傾向,最終才做出了這個決定。
對於國公府而言,蘇牧所做的這兩件事,確實給國公府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反觀國公府這邊,曹顧是選擇官家,選擇蘇牧,是徹底將曹氏往後的富貴和長久,託付到了官家的身上,或者說是蘇牧的身上。
從這一點上來講,相對曹顧的投資,蘇牧所做的那兩件事,也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小人物的關撲,從酒肉到銅錢,什麼都能賭,而世家們的賭注,動輒就是身家性命,乃至於數百萬百姓的生死,這才是孤注一擲的豪賭。
曹顧在國公府等著蘇牧的到來,在這件事上,他已經看清楚了趙劼的脈絡,相信自己宴請蘇牧之後,官家很快就會召見蘇牧,而北上的行程也就即將開啟,至於蘇牧將會擔任何種角色,就不是他所能決定的了。
然而讓他有些意外的是,蘇牧還沒來,平西侯董立武卻找上了門來。
董立武在大焱軍界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擁有著潑天大的實戰功績,若非受了重傷,班師之時,又出了殺俘的大簍子,樞密院中鐵定會有他一席之地。
而作為种師道的親密戰友,北上燕雲之後,董立武的作用勢必要不斷地坐大起來,到時候曹顧能否兩邊兼顧,成功擔起緩和衝突的角色,還是兩說之事。
所以他已經打定了主意,只要董立武放低姿態,來給自己示好,他曹顧也不介意就坡下驢,順水推舟結交了這個人情。
畢竟燕雲此戰功在千秋,誰都不想搞砸了,而且隱宗的人已經跟北遼那邊結了盟,看似北遼與大焱的戰爭,其實處處都有隱宗和顯宗相爭的影子在裡頭。
曹顧是個識大體的人,既然選擇了官家的顯宗這一邊,自然要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
只是他也知道董立武的脾性,這種老兵痞子最是孤傲,曹氏老祖宗曹彬正是軍界的巨擘,曹氏一直以來也都走武將的路線。
可經過了這些年的韜光養晦,曹氏也已經順應形勢,開始往文臣那邊靠攏。
所以曹氏才會變成,既能夠安撫武將,又能夠勸誡文臣的和事老。
而這樣的劣勢也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曹氏與武將集團已經漸行漸遠,董立武這種老悍將,未必看得起改弦更張的曹氏。
所以曹顧對董立武的來訪,並沒有想象之中那麼的樂觀,心裡也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可誰也沒想到,董立武竟然還帶著自己的兒子上門來了。
董彥超是汴京城中有名的紈絝刺頭,他老子的後臺也不算太硬,比當初太尉高俅那個假子花花太歲高衙內,簡直是雲泥之別,但好歹也是臭名遠揚的一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