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心中雖然依舊有些疑惑,但還是收起了繼續再問的想法。
他拿這種事情去問夏侯惇和英林,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擦著落日的餘暉,一行人趕回了單父城。
回城的第一件事,劉辯立即召見了荀攸和賈詡。
“朕今日出城遊玩,遇見了一個奇人,名喚焦先,你二人可知此人?”劉辯問道。
“臣並未聽聞此人。”賈詡說道。
荀攸微做沉吟,問道:“陛下您說的這位焦先,是否蓬頭垢面,披頭赤足,言語時而瘋癲,時而又好似高深莫測?”
“正是如此!”劉辯說道。
賈詡久在三輔與西涼沒有聽聞過此人,看樣子,焦先的傳聞就是在陳留、河東一帶。
他的足跡並沒有行走太遠。
荀攸說道:“陛下,此人傳言乃是一山中奇人,善能預事。他常為周遭的百姓指點疑惑,推斷吉凶,只是他大多時瘋言瘋語,百姓不知他說的是何意,只在事情發生時,才猛然反應過來。”
“只不過後面有傳聞稱,他某一日忽覺社稷倒覆,天下將亂,便不再開口說話,自那以後,他常上山砍柴分給左右百姓,又以山中白石與百姓分食,但別人跟他說話,他卻什麼也不說了。”
劉辯頷首,“看來你們聽的都是一個傳聞,你方才所說的那山中白石,朕今日吃了。”
“陛下您竟真的遇見了此人,臣一直很好奇那山中白石究竟是何物?”荀攸驚訝問道。
劉辯失笑說道:“朕也看不出來那究竟是何物,像石頭,也像芋頭,小小三顆卻能飽腹。那種東西世間定然不多,也許是深山老林中某種植物的果實,若多一些,百姓就不用擔心捱餓了。”
大自然造物是很神奇的。
在兩千年後都還有很多未被研究清楚的不知名生物,更何況是現在。
“那等奇物就算弄清楚是什麼,也並非是尋常可見的。小小三顆就能飽腹,的確是好東西,可太罕見了。”賈詡感嘆道。
隨後,劉辯將蓋草廬一事與焦先所說的那番話,告訴了二人,令他們分析分析。
他總覺得焦先所說的那番話背後,定是有一些深意的。
“陛下,此事臣聽著,他怎麼像是在說朝堂之事……”荀攸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
朝堂兩個字一點出來,劉辯也覺得有那麼點意思了。
“那草廬就是朝堂,而焦先對自己的那些形容,是在說朕?”劉辯越想越覺得就是這個可能,歪歪斜斜隨時垮塌的草廬裡,一個爛人和蛇蟲鼠蟻共居一室。
賈詡對此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說道:“陛下,那些形容應該並非是陛下您,而是皇帝!”
“皇帝可不就是朕嘛,奧,你說的意思是還有先皇?也挺像的。”劉辯說道,“他所說的借力欠人情之類的,又是什麼意思?”
這個事,焦先反反覆覆說了兩遍,搞的劉辯一直在惦記。
這個事,把荀攸整的也有些迷茫。
賈詡亦在想了半晌後說道:“陛下您可並未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