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深度迷案 > 第166章千絲萬縷(67)

第166章千絲萬縷(67) (第2/2頁)

按照這個思路,如果在看書、學習、工作上會獲得快感呢?

比如,工作即便出錯也會得到表揚,還能像打遊戲一樣重新來一遍,工資也高,至少每月十萬起步,並且身邊都是帥哥美女,各種耍寶逗你開心,還什麼都聽你的,這樣的工作是不是幹起來精神十足?一旦聽說要工作了,是不是就會和打了雞血一樣?

同樣的道理,人們遵循公序良俗,以法律法規為行為準則,是因為出現違反這些社會準則的言行時,會受到批評或懲罰,這些批評或懲罰無法讓人產生快感。

巴普洛夫的狗,這一實驗告訴人們,如果想讓一個人按照你的意志去做一件事,那麼在他(她)做這件事時就給予正向鼓勵或快感刺激,如果不想讓人去做某件事,那就給予反向批判或消極、痛苦刺激。

這樣看起來,好像還不是很牛逼。

經過長時間的條件反射的刺激訓練後,人們就會不知不覺將做某件事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為,融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即便這些事在現代社會中是被禁止,是違反道德法律的。當然,前提得是,將這些被社會禁止的事項在被試驗人身上進行快感刺激能真實完成。

這樣一看,就很可怕了。

聞忠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又稱為人質認同綜合症,是指犯罪過程中的被害人對於加害人產生情感(如同情、認同、讚賞、喜愛、依賴等),並結成融洽、友好的關係,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人的一種情感聯結。因首次發現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起犯罪案件中而得名。

人效能承受的恐懼有一條脆弱的底線。

當人遇上一個瘋狂的殺手,殺手不講理,隨時要取他的性命,人質就會把生命權漸漸付託給這個兇徒。

時間一久,人質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每一個呼吸,他自己都會覺得是加害者對他的寬忍和慈悲。對於綁架自己的暴徒,受害者的恐懼,會先轉化為對兇徒的感激,然後變為一種崇拜,最後人質也下意識地以為兇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發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條件有以下幾個。

首先,受害人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隨時可能丟掉性命。在這種極端恐懼的情況下,他(她)的思維認知相應地陷入混亂,或者說會出現偏差。

其次,處於封閉的空間中。這樣一來,被害人除了接受加害者的思想認知,會與所有其他思想認知隔離,得不到外界訊息,同

時也會相信要逃脫是不可能的。

最後,加害者會給予受害者一些小恩小惠。比如,受害人表現好,就讓他(她)吃飽,或者加雞腿,或者滿足受害人的其他一些小要求。當然,這些要求在加害者這裡完全就是輕而易舉的事。這樣一來,受害人就會因此對加害者產生感恩心理、依賴情緒或其他正向情感。

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案件中,從集中營的囚犯、戰俘、受虐婦女與***的受害者,都可能發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在21世紀的現代中國,某地發生過一起地窖囚禁案。

一名男子挖了個地窖,在裡面綁架了6名年輕女性,逼迫她們從事網路「***」、賣Yin,為其非法牟利,並隨時在她們身上發洩自己的***。簡而言之,該名男子在地窖裡囚禁了6名***。

中途看不順眼,還殺了兩個,剩下的四個不僅不恨他,反而為了他互相爭風吃醋,甚至在被警方解救後,還選擇原諒該名男子。

這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該起案件也似乎證明人類能被馴化,人效能被馴服。

當然,這只是狹義上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廣義上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無處不在。

比如,一個人對你不好,而且很可能已經傷害到你,你對這人沒有仇恨或報復心理,反而對其懷有好感,為其行為進行下意識地辯護,並且願意和他(她)保持這種關係,繼續受其傷害。

最新小說: 宿主只想談戀愛 詭異復甦被我玩成了網遊 末世危機體驗 遮天:開局拜入搖光聖地 惡雌流放後,五個獸夫寵她入骨 大道死而我不死,靈氣枯竭我長青 諸天交易所 高武巫祖之縱橫平行空間 我在末世直播變異 從錦鯉到東海龍神 快穿之病嬌男配不好惹 未來的我竟是歷史名人 鬥羅:核平使者?這是絕世殺神! 末世之軟包子打忠犬 穿進末世搞錢求生 快穿女配不想狗帶 快穿,她恃美而兇 禍害諸天從哥譚開始 我在怪談世界做調查員 大地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