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揮軍朝著薊縣城出發,龐統等人還在范陽縣城整頓兵馬,慰勞軍士。次日,他們提兵出城,剛出發就有人馬回報公孫瓚未走回陽樂縣城的路。龐統在馬上大驚失色,嘆言道:“公孫瓚真反了!劉大人危矣!”呂布失聲道:“城內僅一千兵馬,怎麼抵擋?”齊周咬牙道:“公孫賊子!”
雖是馬不停蹄的趕路,可有什麼用呢。公孫瓚的大軍八日後就把薊城給圍了。劉虞到了城上,嚇得臉色鐵青。公孫瓚親至南門,大聲叫道:“劉虞你給我出來!”劉虞得知他在南門,又馬上趕了過去,來到牆頭好言道:“公孫大人今日怎到我這一聚?”
公孫瓚怒罵道:“惡賊!兩番辱我!”
劉虞心知公孫瓚是為了遼東郡和范陽縣城的事情,一下子就知道龐統等已把范陽縣城給打下了。他也不敢亂說,思量良久,才道:“大家都為朝廷賣命,何要出此傷和氣的話呢?”
公孫瓚沒好氣地說道:“遼東郡我即將攻破,你去做好人!明知道我出兵范陽縣,你還去打,你這不是和我對著幹嗎?劉虞啊劉虞,做人要留餘地!”
劉虞仔細一想,道:“公孫大人,遼東郡若繼續打下去,你肯定會損兵折將,我實在為你著想。范陽縣城明顯離我處近,若是延誤了時間,涿郡就危險了……”
公孫瓚怒道:“呸!堂堂州牧,言語竟如此無恥!”
劉虞心嘆道:“可惡啊,我也算是漢室之人,竟被這中郎將逼得如此難堪。”嘴巴上說道:“公孫大人想如何罷休?我等不過區區一千人馬,你要殺便殺。”
公孫瓚拔劍而出,道:“把那龐統給我驅走了,此人奸險之輩,挑撥我倆關係!”
劉虞聞言實在難耐。龐統多次有功,他怎能棄之?此時,程緒來到他身旁,低聲道:“大人,為了全城百姓,為了幽州,只能忍痛了。”
劉虞大嘆一聲,道:“罷了,罷了!就聽公孫大人之言,此人我會辭去。”城內人聞之無不憤慨,但劉虞也是沒有辦法。
數日後,龐統、呂布、齊周領兵趕來,卻發覺公孫瓚大軍已退。大軍入內,城門口劉虞把龐統叫住,苦笑道:“士元,我愧對於你啊!”
龐統皺眉道:“大人何出此言?”
劉虞便把事情說了一番,呂布正好過來,聽此言,大怒道:“我等為你效死命,大人你怎可如此無義!”
龐統也是識趣的人,馬上伸手讓呂布不要再說了,他道:“此乃天命難違,我又怎可為難全城百姓。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見,大人珍重。”
劉虞唯有嘆氣,愧不敢言。呂布怒意滿面,被龐統勸住,兩人回府收拾了東西后,縱馬從西門而出。呂布見龐統馬快,便知他已經定下去向。此方向必定是去幷州丁原處。
龐統早看出劉虞非英傑之輩,加以輔佐也是枉然。不如現在就去找個名主,省的在他這裡浪費時間。
兩人到達幷州太原郡京陵縣城,此乃丁原治所。他們在客棧安頓下來後,打算前去拜見張遼,豈知門口新告示惹得眾人圍觀,兩人上前一看:“北方匈奴內亂不平,恐殃及幷州地帶。為招賢納士,增強本州將官佇列,於七月初舉行比武大會。勇武過人者,皆可至州府報名。”
呂布倒是未在意,龐統大笑道:“此乃天助兄長也!”龐統馬上領著呂布到州府,只見門口有人在桌子上記錄,不少身高馬大的人在排隊。
龐統對呂布說到:“兄長快去排隊,此乃大事!”
呂布心想:“有一官半職,我倆兄弟也好有個謀生的事情做做。”他便去報了名。七月初一,在市集旁的廣場上搭起了一個各邊約二十米的正方形擂臺。一排大木椅坐北朝南,至午後,官員至此入座,人群圍攏過來,裡三層、外三層密密麻麻。在整個擂臺的南面置放著一排兵器,可謂刀槍劍戟什麼都有,在最重要單獨用一個木架放了一把重兵器。
只見丁原親自上臺,朝所有人拱手道:“各位父老鄉親,今天在此舉辦擂臺比武,選有能之士,望各位也做個評定。擂臺比武很簡單,最終前三位勝出者可有武官職務。刀劍無眼,點到為止!”
他說完就下臺了,然後有人專門張羅叫人上場的工作。一開始上臺的是一名劍手和一名刀手,兩人上臺互行拱手禮。而後便開始決鬥。龐統和呂布在臺下看得認真,這兩人你來我去,十多個回合後,劍手一劍抵到了刀手的脖頸邊,算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