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下玩了一圈,孔明瞧著天色不早了,就催著大家回山,山路本就難走天再黑了,就更不好走了。
大家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集市,朝九華寺走去。
行至半山腰,孔明看著乾淨的缽盂,忽然,心有所感,他當即不再猶豫盤腿坐下對著興正道:“興正,你跟著你師兄他們回山,找到我師傅,就說我心有所感,在半山走不了。”
“是,師叔。”
興正連忙點頭,知道此事非同小可,頓悟最忌諱被打擾。
興正和他的師兄弟也不敢耽誤,人人爭先恐後的往前爬,生怕影響了孔明。
孔明看著陡峭的山路,找不到一處平攤的地,沒辦法只能席地而坐,從袖中取出一個防禦陣盤,佈下陣法。
孔明才放開自己強壓的那股感覺,他腦海裡一幕幕都是下山化緣看到的景象,錦衣玉袍的人毫不猶豫的在他的缽盂放了金錠,纏著母親買糖葫蘆的小女孩,沿街邊乞討的乞丐。
他往常唸的佛經漸漸清晰起來,連他原先在爺爺哄騙下背的《禮紀》也漸漸浮現在腦海裡。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滿即是空,空即是滿。”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謂大同。”
孔明的心神完全沉浸在這裡面,他冥冥之中感覺到自己抓住了什麼,卻又不是那麼牢固,說不清,道不明。
他感覺自己看到了道。
等他在醒過來的時候,月亮已經升起來了,皎潔的月光照在地上,周圍靜悄悄的。
孔明從地上爬起,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塵,對著站在樹上的明淨和尚說:“師傅走了。”
明淨和尚也沒問孔明悟到了什麼,師徒倆就這麼一前一後徒步向前走,和是孔明下山貪玩,被明淨和尚逮到壓著回山一樣。
萬籟俱靜,月光照亮前路,風吹動樹梢,嘩嘩作響。
孔明也沒管明淨和尚聽不聽,自言自語道:“我看到了我未來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師傅你說我能做到嗎?”
明淨和尚沒有回答孔明,他只是說了一句:“一法通,萬法明。”
明淨和尚知道孔明在害怕什麼,他瑟縮著不敢前進,因為他修的是佛,卻看到了他未來的道。
他是他的師傅,應該推他一把。
孔明沒有說什麼,表情也沒什麼變化,只是青色的僧袍下襬在腳面上,波浪似的翻滾著,明明晃晃的顯露出少年的風姿灑脫。
走到九華寺,寺門已經關閉了,明淨和尚提溜著孔明飛身進入寺廟內。
孔明第一次主動開口去大雄寶殿跪經。
明淨和尚同意了,他知道孔明的心亂了,需要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