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和後面小孩一樣穿著青色的僧衣僧服,腳上是一雙黑色的布鞋,脖子上帶了一大串佛珠,不同的是他有一頭茂密的黑髮。
孔明一行人還沒走到山下就遇到了香客,有和孔明熟識的問道:“孔明師傅是要下山。”
孔明這時變得很有高僧風範,雙手合十道:“是,施主。”
香客回了一禮道:“孔明師傅一路順風,後面的小師傅們也是。”
“多謝施主。”
後面的小和尚齊聲道。
香客滿臉都是笑從籃子裡拿出水果,一人一個分了出去。
“多謝施主”小和尚們激動道,這還是他們第一次化緣。
孔明領著小和尚們,一路化緣,一邊往山下走,他們的缽盂由空到滿,又由滿到空。
遇到小孩子他們送出缽盂中的一份,遇到窮苦人家又送出一份,送一份,又送一份……
所以,他們的缽盂,空了滿,滿了空。
………
一路走下來,興正這個最小的孩子也變得聽話了。
一路沒鬧,也沒吵著要孔明抱,反而很認真的做著事。
走到山下的集市,孔明買了八個糖葫蘆,一人一個,他們吃著甜甜的糖葫蘆排成一排,準備去吃豆腐皮包子和素面。
孔明帶著他們來到自己經常去的麵攤,要了八碗青菜面,付了錢對老闆說一會過來吃,又領著他們拐了一條街去買豆腐皮包子。
包子買回來,面也下好了,八個人做了兩桌,老闆又給他們送了自己曬的蘿蔔乾,用辣椒和醋調的味道,酸酸辣辣十分開胃。
小和尚們唸了聲佛號才動筷。
興正的小胖手,一手拿著筷子吃著素面,另一手抓著包子,時不時低頭咬一口,大眼睛樂得眯成了一條縫。
肉嘟嘟的小臉,渾身透出快樂的氣息。
吃完麵,喝下最後一口麵湯,興正滿足地摸了摸他圓乎乎的小肚子。
興正看著乾淨的麵碗,高興的對孔明道:“師叔我都吃完了。”
孔明:“好。”
他們一行人離開面攤,周邊桌子上的客人才開始說話。
他們低頭吃麵,長相併不能全部看清,但他們身上流露出的那種安靜地氣息。
讓周圍人不禁跟著他們一起保持安靜。
九華縣,因為九華縣得名,此地靠近九華寺,受佛教影響頗深,當地人人沾染佛寺香火,受佛的文化影響,當地人多老實忠厚,待人真誠善良,又因隸屬九華寺,受它的庇佑,當地免受了紛爭,人人和樂自給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