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他腦海裡浮現出了一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一個有些市儈,卻在大唐極有影響力的人,自己還在他手上吃過一次大虧,而杜家商會就是他創立的。
想到這裡,再聯想到冬捕給出了卑沙城,不到一年卑沙城又被捨棄……
“不會又是你吧?
最好不要讓我在戰場上見到你,否則你必死無疑!”淵蓋蘇文滿是怨毒的自言自語道。
與此同時,負責暗中從河北道調兵的李績已經調兵完畢,帶領大部隊緩緩朝著大唐最東邊境的懷遠城行來。
李承乾負責聯絡李績跟扶余城,此時正在被李績問詢戰況。
“本帥已經讓手下佯裝二十萬大軍紮營,戰機就在這幾日了,時間久了不進攻,恐怕會被高句麗看出端倪,扶余城方面可有謀算?”李績對李承乾問道。
看得出來,李績心情不是很好,雖然李績在諸位將軍裡面屬於脾氣好的儒將,但一場滅國大戰,全都靠著一群晚輩小子,讓一位老將站在後面看著?怎麼想都彆扭。
若是此事眾人不知便罷,權當是一群晚輩先斬後奏的胡鬧,可偏偏皇帝李二點名讓老將殿後,這個任務換了是誰來都難免不理解,幾乎誰都不相信一群沒真正打過仗的小子,能擔得起滅國重任?
若真的實現了,那前隋三徵高句麗失敗的大業帝豈不是要從墳裡爬起來?
李承乾恭敬道:“啟稟大帥,早在幾天前杜副將就已經作為特使出發,如今已經順利跟契丹、室韋談妥借兵事項,相信過不了幾日就能再拿下靺鞨,屆時萬事俱備即可動手。”
“嗯……知道了,五天後我會直接跟遼東城發文書宣戰,到時候全力造勢吸引高句麗大軍在正面。
但是我們不會主動進攻開戰,除非高句麗攻過來,此計最多不過五日就會被看破,因此你們自行把握戰機。”李績吩咐道。
“多謝大帥!
但是末將不解,為何不等我們聚兵完畢知會您之後再宣戰?到時豈不是更加萬無一失?如若不然,萬一有什麼變故耽擱了……”
李承乾恭敬的行禮,並且提出自己的見解。
李績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承乾,如果不是因為對方是個皇子,李績根本不會這麼客氣。
搖了搖頭語重心長道:“打仗不是兒戲,戰場是波雲詭譎,永遠沒有萬無一失的時候,不能只考慮我方的優勢,還要計算好自身的劣勢,以及敵人的優勢。
你們雖然有把握聚攏二十萬蠻族雜兵,但時間耽擱的越長,洩密的可能越大。
而且我們這裡跟遼東城對峙,對面的乙支文德乃是名將,對戰久了卻不進攻,早晚被人看破。
根據本帥的計算,留給你們的時間最多隻有十天了。”
李承乾心服口服,“多謝大帥指點,末將這就回去通知扶余城諸位將軍。”
李績嘆息道:“真不知道陛下怎麼想的,讓一群毛頭小子上戰場,豈不是拔苗助長?
若非本次能保證不損我大唐一兵一卒,老夫絕對不會同意將兩國大戰如此兒戲。
你回去告訴蘇烈和薛仁貴兩個小子,即便是借到了二十萬蠻夷兵也要留個心眼,畢竟是烏合之眾。真的對上高句麗的精銳大軍,戰力如何還需掂量。
若事不可為,儘量保全自身回來吧,你們都還年輕,建功立業不急在一時。”
最後一句,李績的聲音低了下來,李承乾聽出了一個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而且絕對不僅僅是因為李績的兒子李震也在扶余城的緣故。
回到扶余城,李承乾將原話轉告給了蘇烈等人,薛仁貴回憶道:“師父曾經教導過,當你越是萬無一失越是自滿的時候,有可能就是你露出破綻最明顯的時候。
李大帥提點的沒錯,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現在就差靺鞨一族的兵馬了,也不知道青蓮那邊進展的如何?”房遺愛擔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