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天行夫婦休息了十幾天,養好了傷,恢復了精氣神,不帶一個隨從,瀟灑而去。行前,武月軒很是鄭重地襝衽向高遠風行了一個正規的禮節。能讓一向慷概豪俠的她這樣做,當然是感謝高遠風的救命之恩,更重要的是感謝高遠風讓頹廢的郎天行又恢復了生氣。
本已心灰意懶的郎天行之所以能恢復生氣,是因為高遠風攜著羅玉雪跟郎天行夫婦進行了神識共振。並非是神識共振這種奇術振奮了郎天行,而是高遠風和羅玉雪故意隱藏了心中的晦暗,給郎天行夫婦展現的今是光明的一面。由此,讓郎天行覺得並不孤單,覺得世界上還有同類。
羅玉雪看著遠去的郎天行夫婦的身影,傳念道:“這樣騙他們好嗎?”
高遠風邪笑,“好不好跟我有啥關係,誰讓他非要拉著你一起。”
武月軒也參與共振,郎天行覺得高遠風看光了自己老婆很吃虧,所以小心眼都要求羅玉雪也加入進去。其實也就是共振期間而已,共振過後不必要的記憶都會抹去,但郎天行就是不幹。羅玉雪緊跟高遠風不離左右,郎天行不相信她只是高遠風的姐姐,堅持要求羅玉雪也參與。
羅玉雪跟他人神識共振很多次,參不參與無所謂。高遠風更不在乎,他想掩蓋什麼就能掩蓋什麼。所以此時的郎天行,氣不打一處來,恨聲道:“我總有超過他功力的一天,哼。”
武月軒怨怪道:“你也太小心眼了吧。人家好歹救過你的命,走前招呼都不打一個。看看有怎麼啦?神識共振時你自己也清楚,他又沒有絲毫齷齪心思。再說,你不也看過他羅姐了嗎?”
郎天行的臉直抽搐,他什麼都沒看到。但說出來武月軒信嗎?武月軒可是全看到了。這裡的看,當然是神識的看,並非是用眼睛看。郎天行學會了神識共振,也知道其原理,他覺得自己沒看到,應該是高遠風兩人功力太高的緣故。他們夫婦此時還停留在控靈期,而高遠風姐弟卻到了陽神期,整整高他們一個境界。
郎天行憋得難受,不由加快了速度,沿著燕回山邊緣,朝燕龍山口飛掠。他們夫婦將在那裡等待燕域和雪域開啟交流而後出關,前往異域遊歷。隨身所帶的靈藥丹藥雖然用光了,只是高遠風送給了他們一點,但錢財還是不少的,如果只是保證生計的話,足夠他們一輩子的花銷,畢竟是一國之君嘛。
當然,他秘藏在天狼各處的財富,全送給了高遠風。依郎天行的性格,是不可能私藏什麼財物的,可武月軒瞞著他留了一些後路。不然,幾年君王下來搜刮的所有財富,都便宜了葉飛羽。不過此時葉飛羽已死,那些東西依然會落在高遠風手上。不,應該是歸還到了天狼。高遠風不再私自竊取任何財富,而是全都用之於朝,用之於民。這也是郎天行能夠恢復生氣的原因之一。高遠風在這一點上,並未欺騙郎天行。富民強國,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
郎天行走時,將段宜山五人和一干死士,全委託給高遠風。說是委託,其實也算是報恩的方式之一。高遠風哭笑不得,這些人他是真的不需要,甚至可以算是累贅。他不可能讓這些人加入天門,除非在神識共振是洗腦。可礙於純粹的郎天行,他是真的不想這麼做。不洗腦,高遠風不敢讓這些人知道天門啊。至於為承風征戰,有必要嗎?承風此時的實力,不弱於任何帝國。且高遠風自己都想離開了,承風以後能不能保持自己的國策,靠的是規則而不是武力。
高遠風給段宜山一個選擇,要麼將來成為法教弟子,要麼自己去朝堂競爭官職,反正自己身邊不需要他們當親衛。
段宜山以為是當初沒像祝遠湘和朱勝男一樣留在高遠風身邊而致使高遠風不願意收留他了,無奈之下選擇了將來去法教。能不能去成法教,還得高遠風出面,法教是不會隨
(本章未完,請翻頁)
便招人的。當初八階宗門解散,法教收納的弟子,只有八階宗門總人數的十分之一不到。
那十幾個死士卻出乎高遠風的意料,堅持繼續留在高遠風身邊做死士,說是一條命已經是郎天行的,既然郎天行給了高遠風,那就是高遠風的。高遠風如果堅持不要的話,可以殺了他們。
高遠風氣得大罵,“你們都是豬腦子呀,什麼你們的命是郎天行的、我的?我要你們的命幹啥?滾滾,有多遠滾多遠。”
讓高遠風震驚的是,十幾個人齊刷刷地抽刀抹脖子。羅玉雪嚇得趕緊氣勢一放,牢牢禁錮住這些人的動作,然後趕緊搶下他們已經割開了頸部面板的長刀。這批人基本上都只有養神期或凝神期,超人低階而已,在羅玉雪的威壓下盡都難以動彈。
高遠風震驚地看了看了十幾個死士,又疑惑地盯著段宜山,“這就是郎天行的坦蕩?”
段宜山解釋道:“您是不是有啥誤解?陛、郎師兄救他們並幫他們報仇的時候就坦白說過呀,他們的命以後就是郎師兄的,並未有任何強迫。他們自己也是心甘情願的。他們信守承諾有什麼不對嗎?”
高遠風苦笑,“這就是郎天行的至誠坦蕩?可真夠徹底。我就不信他救這些人時沒有目的。”
段宜山,“有哇,買他們的命嘛,培養死士。”
高遠風無語,憐憫地看著這些死腦筋的死士,“好吧好吧,你們既然不在乎自己的命,那就跟著我吧。”
這些傢伙都把自己當死人,不願用原來的名字,郎天行給他們的是一個編號,從狼一到狼一百。一百個人,現在只剩這十五個人了。
高遠風廢棄了原來的編號,賜予高姓,用天干地支來重編。按站立的順序,依次叫高甲子,高乙丑,······等。
高遠風處理完死士之後,揮手讓段宜山等人跟隨大部隊出山。傳話天狼文官武將,由他們自己選擇歸宿,降承風者,豎起承風大旗,依照承風制度去爭奪官職。不願降者,自便。但承風大軍肯定是要供過來的,天狼地界肯定是要納入承風的。
一百多親衛和法教弟子,以及段宜山五人,留守山下的大營,等候高遠風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