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就是這個時候,仁宗發現樊樓西樓頂層居然能望見宮城之內情景,不悅之下,樊樓西樓的最高層,再沒有開放過。
這時,天降微雪,戲臺之上正在演唱一出《紅燈英雄傳》,四周百姓圍觀無數,人山人海。
趙檉在樓上斜睨旁邊祝秀娘:“秀娘覺得這些戲劇如何?”
祝秀娘臉色蒼白,緊咬雙唇,久久不語,趙檉搖頭笑道:“我看都很不錯嗎,不如就叫八大榜樣戲好了。”
“什麼榜樣?”祝秀娘一愣,瞅向趙檉。
“當然是民之榜樣了。”
“陛下,你……”祝秀娘聲音低了下來。
“有人要和朕打沒有刀光劍影的戰爭,朕就陪他們玩玩,朕從來不怕打仗,他們要打多久,朕就和他們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為止!”
祝秀娘美目撲閃,低頭再不敢說話。
後面趙熹神情有些不好看,乾笑著對一旁的趙詣道:“二哥兒,爹爹又在開玩笑了。”
趙詣眨巴眨巴眼睛,心說這不對吧,你才是二哥吧,大哥回去了高昌後,你怎麼就以大哥自居了呢?這似乎不太好。
“瓜子不錯。”趙詣在桌上盤內抓了一把鹽水西瓜子,笑了笑,遞給趙熹……
大秦天健九年到來。
這一年,寧王趙諍十七歲。
恭王趙熹十六歲。
定王趙詣十四歲。
明珠公主趙悅十三歲。
崇王趙諳十三歲。
安王趙諺八歲。
祥王趙謙七歲。
真慶公主趙敏六歲。
民間喜慶萬分,但大秦朝堂之上卻是一片陰雲密佈。
大年初八大朝會,不但多達八成朝臣上書請立恭王為太子,就是全國各路,各州府的奏摺都如雪片一般,飛過來東京,請立太子。
趙檉在金殿之上依舊沒有什麼表示,起身拂袖而走,接著連續三天沒有上朝。
第四天午夜時分,朱雀大街碎玉樓內,趙檉閉目靠在椅子上養神。
前方桌案上放著一封拆了火漆的密信,左右還分別站了兩人。
密信他剛剛看過,是神行太保戴宗送來的。
這麼多年來,戴宗的身份始終沒有暴露,一直留在宋江身邊,得宋江的信任,甚至為了這個隱秘身份,趙檉連爵位都沒有授與。
半晌,趙檉睜開雙眼,瞅向左旁的男子。
男子四十多近五十年紀,穿著平常,相貌平凡,神色木訥,無一絲出彩之處,但站在那裡卻彷彿同這堂內佈置融合一處,若不細察,都感受不到他的存在。
“看看吧,公明打算做大事呢!”趙檉衝桌上密信努了努嘴。
男子木訥神色聞言一變,微微躬身,雙手取過桌上信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