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打到完全勝利為止 (第1/3頁)

轉眼夏日,乞巧節過後,趙檉開大朝會。

這次各地方人事調動較多。

就是邊遠的一些將領,也都有所換防調遣。

趙檉更是任張憲為陝西五路宣撫使,韓世忠為三路置制使。

這叫朝上不少人驚訝,畢竟這兩個官職都是戰時的差事,此刻天下清平,無有戰況,不知為何會有此任命?

趙檉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此刻雖然無有戰事,四方太平,但是西北卻受災,暴雨泥石,地龍翻身,城池田莊受損,宣撫使自有事後賑災宣撫之責。

眾臣聞言無話可說,宣撫使確實也有這個職責,不但戰時能夠委任,對於一些其它大事的平復,動盪之後的善後,都可以派遣處理。

而旁的地方路州,對調的更多,等於是將幾乎大半個帝國的地方一把手都更換了。

趙檉又從高昌城將武松叫了回來,眼下西方平靜,麗雅娜扎雷霆手段,將一些雜教之類鎮壓,就算是明教也和波斯那邊斷了來往聯絡,內部慢慢淡解,沒有以往聲勢。

武松在當年大封爵之時,並沒有回來東京,但趙檉封了他鎮西侯,至於為何沒封公爵?只是因為武松軍功實在不夠,也未入過朝堂,但對此武二郎已經十分滿意,乃之前浪跡綠林之時,從未敢想的。

他在高昌成了婚,婆娘不是旁人,正是趙檉一起留下輔助麗雅娜扎的周鬥元。

周鬥元是自在門李凰珠弟子,那時趙檉攻打自在門,在趙檉的威逼利誘之下,投靠了其麾下。

如今二人都是半步大宗師武藝,又生了一子一女,日子過得很美滿。

這番武松獨自回來,並沒有帶著周鬥元,趙檉將武松安排到浙西路,任兵馬鈐轄。

這個官沒有一路三帥大,可以是文官也可以是武官,也可以內侍充任。

大秦沿宋制,一路軍政一把手是安撫使,安撫使兼任一路的兵馬都總管職務。

但是管兵的除了安撫使這個兵馬都總管之外,就是兵馬鈐轄說了算。

兵馬鈐轄分兩種,一種是城兵鈐轄,一種是駐泊兵鈐轄,但都歸路鈐轄管理。

雖然名義上一路兵馬鈐轄沒有三帥大,但其中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兵馬都鈐轄。

諸司使以上充任兵馬鈐轄者,稱“兵馬都鈐轄”,帶“都”字以示資深。

一般的情況下,兵馬都鈐轄,可以管兩路之兵,那麼在管理兵力之上就要超過安撫使了。

雖然安撫使有絕對權利掌兵,但是都鈐轄卻可調遣兩路,形成對安撫使的掣肘。

武松是鎮西侯,在高昌領西州置制使官職,回來趙檉又加封太保,那麼這時領的就是兵馬都鈐轄的職務。

且趙檉下旨,繼轄淮東路,就是叫武松以浙西路兵馬都鈐轄,再領淮東路兵。

隨後又封魯達同樣官職,以浙東路兵馬都鈐轄,領江南東路兵。

這樣兩淮兩浙的兵馬,幾乎都歸兩人調遣。

然後趙檉又將淮西路,江南西路,廣南西路的官職,但凡掌兵的換了大部分。

朝臣對此惴惴不安,都以為趙檉要有什麼軍事舉動。

但接下來卻風平浪靜,再沒了什麼舉措,隨著秋日到,冬天又來,所有人都以為是一次正常的換防,無人提起和議論。

再是大雪紛飛的天氣,臘月裡,年關近,天健九年將要到來。

這一年東京城愈發熱鬧,因為八出大戲正式在東京上演。

其中最大的一處戲臺就位於樊樓,趙檉帶著後宮諸人,皇子皇女親臨樊樓觀看。

這不是先例,仁宗之時,就常往樊樓吃酒,體察市井百態,於民同樂。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