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按照規矩,不到十月是不好生炭爐的,可如今出門在外,一路往北,真要按照那些死規矩來,只怕人都要凍死了,更何況車上還有個小胖團蕭如思。
不為別人著想總要為他著想。
有了辛夷的吩咐,蕭一帶著人生氣了炭爐。
如此繼續往北走了十來天,就漫天下起雪來,好在北方天冷,雪落下來並不化開,路上雖不泥濘,卻滑溜異常。
離和縣還有十天路程時,辛夷乾脆停在了驛站,和蕭元祐商量了下,接下來該如何的行走。
接下來一路上雪多而厚,馬車就有些難行,蕭元祐叫了驛站的驛長將馬車上的行李搬了下來,換上北地的雪橇拉行李,這才啟程往和縣而去。
如此,又走了十多天,終於進入到和縣境內。
在離和縣縣城還有十來里路時,就有縣丞,縣尉,主簿等一行十幾人,一個個裹的和球一樣,迎了上來。
蕭元祐下了馬車,在凜冽寒風裡來和各人見禮,辛夷則是讓蕭一騰了幾輛馬車,讓出來迎接的人上了車。
終於入了城,辛夷抱著蕭如思掀起車一條縫往外看。
和縣是真的小,不過,城牆卻很厚,也是這邊境從前時常會敵寇來犯,城牆不厚實些還真的不行。
進了城門,是一條看起來很是寬敞的街道,街道兩邊,鋪子門面都極小,關著門,或者是掛著厚重的簾子。
他們才剛從江南出發,這裡和江南極為不同,開啟著鋪門做生意。
街上有些冷清,偶爾才看到幾個形色匆匆的人。
和縣丞等人一樣,都是裹得只剩下雙眼,看到辛夷一行人的車隊,頓時都急忙閃身道街邊屋簷下,用一種敬畏而好奇的目光打量著。
和縣小,一條街走到底,就是縣衙。
這裡的縣衙和其他辛夷看過的縣衙是一樣的,坐北朝南,門前是八字牆,八字牆上貼著幾張告示,上頭寫著幾行字,看不清楚寫了什麼。
至於衙門的大門,辛夷看了看,好像這門和南邊的各處衙門小了不少,看來也是入鄉隨俗了。
眾人紛紛下車,前頭縣丞等人在前面引路,車隊轉過大門,到了後院,門邊早就有衙役在等著了,見到車隊過來,連忙卸了門檻。
辛夷一路走過去,這才驚訝的發現,這個後院真是大的出奇,就連整個裝行禮的大車那也是能直接拉進去。
辛夷驚訝之餘,想起北邊地廣人稀,沒別的好處,那就是院子大。
和縣這裡算得上是蠻荒之地了,上一任縣令一年前就到任離開,這一年多和縣事物那都是縣丞等人打理。
見蕭元祐帶來的人很多,縣丞等人也就沒再繼續杵著,而是徑直告退各回各家了。
辛夷牽著蕭如思的小手,和蕭元祐一起進了二門,裡面一樣是個大院子,院子裡的雪掃得是乾乾淨淨的,左右兩間廂房,五間正屋,用遊廊連著,中間一間做了穿堂,穿過穿堂,又是同樣的一進院子,再進去,這個應該是正院了。
辛夷轉了一圈,就把各人的住處給定了下來,感謝當年老夫人的悉心教導,如今辛夷處理家事雖不能說遊刃有餘,那也是不會出錯的。
院子裡各處都很乾淨,裡外兩層窗戶都是新糊上去的棉紙,門也是剛剛重新油漆過的,還散發著油漆味。
屋子裡的炕也是燒了好幾天了,一進去就是暖氣撲面。
辛夷不禁感嘆處理這些事情的人可謂是個巧心思。
事情都有人來做,怎麼打理都已經分派下去,蕭如思一路顛簸,早就已經睡著了,如今奶孃帶著在廂房裡歇著。
要打掃,辛夷和蕭元祐在屋子裡待著也是礙事,乾脆將外頭的大氅斗篷都拿了出來。
蕭元祐要帶辛夷去衙門裡看看,兩人一路穿過遊廊,過了垂花門,進了前面的衙門院子。
兩人站在院子裡看了一會,就見右邊廂房門簾被掀起,四五個穿著半舊棉布袍,年紀不一,文書模樣的人奔出來,向兩人恭敬的見著禮。
蕭元祐連忙拱手還禮,道,
“諸位且忙自己的事。”
四五個人陪著笑臉,有些遲疑,說起來他們也不瞭解這位新來的縣太爺,脾氣什麼都不知道,只是聽說背後的身份不得了。
這是聽話的回去,還是繼續陪著?
哎,這真是個很難的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