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微笑著看著千文,看著秦宣期待的表情,千文著實有些掛不住,他靦腆的笑了笑,說道:“其實,通往南閣,在縹緲煙海之上,要穿過三道石門,不遠處的才是第一道石門‘前塵’。”
司辰眯著眼睛,看著遠處黑色的輪廓,事實上,自從司辰穿上了寒光甲之後,他的五覺的感知能力就變的尤為敏感。
天上雲霞靄靄,四野寂靜無聲,山河帶礪,那突兀的黑色輪廓之上,岩石很是不規整的堆積成了一個圓圈。
千文摘了一片雲朵,那雲朵在他的手掌漂浮了一刻,在千文將它推走之後,向石門——前塵飄去。
“通往南閣的第二道石門,名喚‘今宵’;而第三道石門,便是‘來日之日’。”
秦宣看著千文清逸的動作,竟有些痴愣,以至於對於千文的話語,他都聽得有些不真切。
楓楊好奇的看著遠處黑色的輪廓,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石門“前塵”,倒映在楓楊的眼眸之中,楓楊只覺得一陣恍惚,但是他很快穩住了心神。
楓楊看著眼神澄清的千文,好奇的問道:“三道石門,前塵,今宵,來日之日,為何起這樣的名字。”
“倒是沒有什麼大的講究,便是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六塵都虛幻,所以稱之為前塵。”千文支著腦袋,眯著眼睛,享受的沐浴在日光之中。
千文的手指輕輕的敲擊著小舟的舟身,發出有節奏的“篤篤篤”的聲音,他的嘴邊卻緩緩的吐著話音:“所謂石門‘今宵’,便是提醒世人及時行樂,今宵有酒今宵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秦宣追問道:“那第三道石門‘來日之日’何解?”
千文睜開一隻眼,看了一眼秦宣,有閉上了眼睛,而後他說道:“而石門‘來日之日’,只是警醒世人,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昨日之日不可追,來日之日猶可追。”
司徒思詩隨後說道:“或許,‘來日之日’更多的是告訴世人,來日可期吧!要知道,來日可期,不是一種無限的等待。來日可期,無須悵然。冬至大寒,花開春暖。心向山海,仁義寬善……”
千文閉目微笑,微微的點著頭,而他的心中十分希望司徒思詩日後能夠透過北山的千年考核,進入南閣北山,畢竟人生得一知己,是一件十分難得的事情!
秦宣思慮片刻,又問道:“千文小兄弟,那這三座石門,有何區別呢?”
千文搖了搖頭,說道:“並沒有。”
司辰皺著眉頭,看著一直閉目養神的千文,沉思片刻之後,問道:“不知道,三座石門,和那上古神話有何聯絡?”
秦宣也著急的問道:“是啊!是啊!千文小兄弟,你之前說的上古神話和南閣的三石門有何關係啊?”
千文回答道:“這三座石門與上古神話中的帝俊其實關係其實並不大,而與帝俊的子女卻是關係極大。傳說,十隻太陽和十二個月亮同時升起的時候,大地卻是暗沉一片。在太興山之上,‘前塵’,‘今宵’,‘來日之日’三石門應暗淡而生,天生渾圓,與太陽和月亮一般大小。石門出現,十隻太陽合一,十二月亮隱退,大地光明重現……”
千文停頓片刻,他似乎感受的小舟行進的速度變慢了下來。他抽出長篙,繼續撐了幾下,那小舟又開始平穩的在縹緲煙海中搖盪著。
千文繼續說道:“也許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帝俊的子女就是十個太陽和十二個月亮,而關於十隻太陽合一的故事,還有一個版本,那就是傳說十隻太陽其中的九個太陽是被一個叫做‘大羿’的人,給射落了下來。”
秦宣好奇的問道:“那麼,哪個故事更真實些呢?”
千文認真的回答道:“其實,這些神鬼怪誕的傳說,並不重要。說來也不過是博人一笑,罷了!”
秦宣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小舟緩緩前行,因為千文有趣的故事,這一路的行程倒是十分的有趣。
縹緲煙海,雲霧翻湧,煙雲就是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豐富多彩,變幻莫測,是它給這群山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司辰回頭望去,煙雲還沒有散盡,不見山巒迭翠,莽莽蒼蒼,霧靄好像給它們披上一層薄薄的輕紗,又如那皚皚白雪。
無山不飛雲,無雲不繞山。
“斷舍離”已經遠離了他們,遠到那一星半點的輪廓都已經瞧不見了。
千文又開口說道:“其實帝俊的子嗣有很多,遠不止三足金烏和十二個月亮。帝俊是上古神話之中神族的最高統領者,也是神族的開創者。在上古神話之中,帝俊的子孫實力也非常強悍。作為最強神王帝俊的後人,他們基本上都可以獨自撐起一個部落。”